“嗯,你自己取吧。”宋盼儿答应了。
顾瑾之当天下午就给儿子起名。
她取名叫霍烨,是因为这孩子生来健康漂亮,白净可爱,像个瓷娃娃似的。
顾延臻听了,很满意。
他还夸了顾瑾之几句。
“取得好!”
顾延臻笑呵呵道:“咱们烨哥儿长大了,是个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的小公子。”
顾瑾之:“......”
她不想跟顾延臻说话了。
“爹爹,那你取个名字吧。”顾瑾之道,“你给煊哥儿取个名字吧。”
“好好好。”顾延臻道,“那咱们就叫顾烨。烨,代表光辉、荣耀;烨,寓意长寿;烨,象征着平凡。”
顾延臻对儿子的期望很高。
顾瑾之听罢,点点头。
她觉得顾烨很好听。
顾烨长大了,肯定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顾瑾之想到这里,就想起了自己。
前世她就没有一个好归宿,这辈子,仍是没有。
她有点茫然。
顾延臻看她愣怔,问她:“不喜欢吗?”
“没有。”顾瑾之忙掩饰自己的情绪,淡淡笑了笑。
她不想提及这个话题。
她转移了话题,和顾延臻聊天。
到了傍晚时分,顾瑾之从顾府回来,刚入院落,就瞧见朱仲钧在等她。
他今天也休沐,不需要去衙署。
“怎么了?”顾瑾之问。
朱仲钧就叹了口气。
“遇到什么难处了吗?”顾瑾之关切问,“是不是朝政上有了什么事?”
她最近心绪烦躁,对朱仲钧的事不甚留意。
他的事,都是锦衣卫禀报她的。
锦衣卫不敢直接告诉她,所以都是通过宋盼儿传达。
宋盼儿是不会刻意隐藏消息,更加不会瞒着顾瑾之。
她只会告诉女婿和丈夫,顾瑾之是女主子,有权利知道朝廷的动向。
顾瑾之听说朱仲钧在等她,才留意他的情绪。
“不是的。”朱仲钧拉住她的胳膊,把她扯入怀里,低声道,“你还记得我们成亲的时候,你答应过我,等煊哥儿四五岁,就给他找个先生读书吗?”
顾瑾之想起这茬。
她轻轻拍了下朱仲钧的背脊,柔声道:“记得。怎么了?”
“明年煊哥儿就要启蒙。可是,他才三岁半。我们的先生,是国子监祭酒周大儒,他教导学问极好,可以先请周大儒给煊哥儿授课,再慢慢挑选合适的师傅。”朱仲钧道。
国子监祭酒周大儒是出了名的严苛。
他曾经在京城的学堂教学。学生们大多数都是文臣家里的孩子,周大儒不偏袒谁,不打压谁,可惜学生们都被折磨得苦不堪言。
有些人,甚至在国子监呆不下去,逃离出了京城。
顾瑾之知道,朱仲钧这次是求周大儒。
周大儒是太祖恩宠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