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洪承畴与郑崇俭除了负责四镇边军事务外,也要分担四镇地区的赈灾工作,担子也不轻。
两人获得皇帝的封赏后也是很兴奋。
这次押对宝了,收获斐然啊,至少节省了他俩十数年的时间。
站对队伍很重要。
西北四镇挑选出来的羽林军战后还剩五千人,都是骑兵。
这一次入京还肩负着押送匪首的任务,这也是个美差啊。
入京后,朱由检亲自迎接他们的献俘。
毕竟这次剿匪成功对于朱由检来说意义重大,而且这些匪首也都是在历史上也都掀起了大浪的人。
朱由检也想见见这些历史上的名人狠人。
可惜也都是两个肩膀抗扛一个脑袋的家伙,没有三头六臂。
献俘的代表自然是此次士卒战功最大的张献忠。
这一幕,让朱由检会心一笑。
命运弄人啊,原本是一起并肩作战的好兄弟,此时却成为了对立厮杀的对头。
张献忠凭借此次擒获两个匪首的功劳原本是能够获得两块二等勋章的。
但是张献忠求情希望用战功换取铁牛的自由,这件事朱由检也同意了。
所以,张献忠只能获得一块二等勋章。
在其他人看来,这实在是太不值当了,那可是能够传承一代的二等勋位啊。
但是张献忠却不是很在乎,自己还年轻,而且进入了羽林军,今后还有立功的机会。
凭借自己的身手和能力,今后想要在战场上挣得功勋不是一件太难的事。
对于张献忠,朱由检没有任何其他心思。
反贼也不是天生的,大多都是时势造人。
或许此人有野心,但是在大环境下,已经没有了匪寇生存壮大的土壤,翻不起大浪来。
况且如今他已经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大不了今后将此人放出去,让他去折腾海外的土着去。
对于其他还有不少此次没有冒出来的历史上的匪首,朱由检也没有要将这些人提前抓出来处理掉的想法。
只要自己能够让大环境稳定下来,那些人也没有机会折腾。
经过两三个月的努力,曹化淳也终于把皇帝交代的整编禁军的任务完成了一半多了。
原本的禁军五卫人马已经被全部裁撤。
只留下了一万符合条件的青壮士卒,其他人一律裁撤掉。
同时,又派人前往九边军镇挑选精锐士卒,合计从九边挑选了一万出头的精锐,都是骑兵。
如此一来,羽林军一下子就拥有了一万的精锐骑兵。
这一万的骑兵再经过一些编练后提升战术配合,再给他们装备上精良的武器铠甲,就能形成战斗力了。
不过,即使这些都是老兵了,刚入羽林军也要按照流程接受羽林军的纪律文化教育训导。
祛除他们身上的一系列在边镇中养成的兵痞陋习。
任务交代下去后,朱由检只是定时的关注一下进展,但是没有插手曹化淳的具体整编以及挑选士卒的工作。
如历史上一般,黄得功、周遇吉和孙应元这三位勇卫营猛将,此次也被曹化淳给挖出来了加入了羽林军中。
原本计划在京营中再挑选一部分士卒的,但是京营经过此前孙传庭等人的数次筛选后,已经没什么符合条件的了。
还剩下三万人的缺口,其中曹化淳请示朱由检后,一万人从全国各地的卫所中挑选。
五千人从民间招募,剩下的一万五千名额朱由检留给了漕工。
进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南方集团的反击终于来了。
皇帝不仅视官员为仇寇,肆意抄家砍杀,还要增设市舶司收取关税。
更是拉拢勋贵一起要搞海贸。
这一桩桩一条条都严重挑衅了南方集团的利益和底线,皇帝实在是太肆无忌惮了。
必须要还以颜色,好好的教训一番,让当今皇帝回到正路上来,做一个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