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大喜,连忙一起前去拜见皇帝。
“免礼吧,诸位爱卿有什么问题?”
众臣来到建极殿后,还未行礼,朱由检便率先开口道。
皇帝情绪似乎不佳啊,大臣们心中有些不妙的感觉。
“谢陛下隆恩!”
“臣等求见陛下主要是为了陛下下发的那三份圣旨而来。”
“陛下此次震怒,不知发生了何事,臣等心中惶恐,望陛下解惑!”
黄立极恭敬的回道,这次没人再抢他的首发权了。
“这事确实是朕有些草率了,没有事先与大家通个气。”
朱由检坦率承认道,毕竟朝中也有不少支持自己的大臣,这么大的事儿还是要与他们商议一下。
不然就太让这些忠心的臣子寒心了。所以朱由检也认个错,安抚一下他们受伤的心灵。
“朕已经接到奏报,有消息称南方也遭遇了大面积的旱灾洪灾,欲要请求朝廷给予南方免税。”
“也就是要暂停了继续向北方供应税粮,我们要断粮了,北方坚守在苦寒之地的边军们也要断粮了。”
“所以,朕才下旨调十五万边军南下,同时也会调遣一部分羽林军南下招募士卒。”
“既然南方也受灾了,朕也不能厚此薄彼放任不管,调集边军和羽林军南下主要是为了去看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受了洪灾,那朕就让边军和羽林军去修筑堤坝。”
“反正他们在北边也没有粮食吃,还不如南下就粮,也能为南方的赈灾做一些贡献嘛。”
朱由检缓缓道,语气很平淡。但是这一句句话字字充满了杀机,让大臣们浑身发麻。
皇帝说的煞有其事,见鬼的赈灾哦!
虽然大家心里都明白也都听懂了具体是怎么回事儿,但是不能明说啊。
毕竟大明还是一体大一统的,特别是作为正统的一方,哪能说出南北对抗的话来。
那岂不是给了南方居心叵测之辈口实?
“陛下,南方受灾应该没那么严重吧?”
“这是不是谣言?要不还是派遣一位大臣前去实地查探一下再做决定?”
“毕竟大军一动,牵扯太大。”
“辽东建奴正蠢蠢欲动,北方的蒙古也不是太安分,抽调了这么多边军南下,对北方防线来说很不利啊!”
黄立极拐着弯的劝谏道,意思就是先派一个大臣前去南方和那些人商议沟通来解决问题。
“臣附议!”
“陛下,据臣了解,南方虽然有些地方受灾,但是没有那么严重的。”
“这或许是谣言,臣也赞同先派大臣去南方了解一下真实情况再做决断不迟。”
“抽调这么多边军,实在是太危险了。”
施凤来也硬着头皮站出来说道。
大军一起,可就没有缓和的余地了,大本营那些人是猪吗,竟然手段如此激烈。
莫不是这次输了就失心疯了,输给皇帝有什么大不了的,输着输着就习惯了呀。
皇帝大军一起,你们拿什么来抵抗?找死不成。
施凤来心里不断的暗骂道。
“众爱卿的意思朕很明白。”
“建奴有东江镇、登莱牵制,辽东抽了两万关宁铁骑也还有十来万人阻挡,北边也有林丹汗挡路,一时半会儿还打不进来。”
“北方即使抽调了十几万兵力,也还剩下数十万人马,边军现在也有饷银可拿,战力不会比数月之前削弱多少。”
“即使抽调了十几万边军南下,北方防线依然固若金汤,可是南方灾情如火,朕实在是不忍心就这么看着南方的子民受苦啊!”
“朕意已决,诸位爱卿不必再劝了。尽快将圣旨签发后送出去吧。”
朱由检大手一挥,阻止了大臣们的继续劝谏。
“北方虽然艰苦,但是朕现在也还有余力支持南方救灾的。”
“若是有必要,朕也会亲自南下巡视灾情,不能让南方的子民一直受苦啊。”
“即使,到时候需要北方做出一些牺牲,也一定要把南方的灾情给挽救回来。”
“毕竟,若是南方的子民若是过得不好,北方的江山也稳不住啊!”
“为了尽快解决南方的灾情,朕会不惜一切!”
朱由检继续强调道,态度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