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故态复萌,直接掐灭
对于建奴征伐林丹汗的事,辽东镇那些将领是乐见其成的。
自从当今陛下登基以来,大力支持皮岛和山东登莱明军从建奴后方以及辽南主动袭扰建奴,并且大有斩获,甚至将建奴逼迫的只能龟缩在城池内被动防守。
皮岛与辽南明军与建奴的形势和辽东明军与建奴的形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情况让辽东镇上下很难堪,也很忧虑。
他们往年之所以能够每年伸手向朝廷要钱要粮,辽东镇获得的钱粮几乎比其他八个边镇加起来的钱粮还要多,凭借的就是建奴的强大威胁,而且朝廷只能依靠辽东镇来对抗防御建奴。
而辽南与皮岛对建奴展开的反攻且成效相比辽东镇很不错,大大的动摇了辽东镇抵御建奴唯一性的地位。
不再有那么充足的底气继续伸手向朝廷要大量的钱粮了。
所以,辽东镇的将领们是希望看到建奴击溃林丹汗的。
林丹汗被击溃后,大明京师北方的屏障就没有了,北边的门户就彻底暴露在了建奴的铁蹄面前。
从此,建奴就能绕过辽东,从北边入关攻击大明京师。
建奴能够直接威胁到大明京师,必然会对满朝大臣和皇帝造成极大的震动与焦虑。
而北边的防线漫长,处处是缺口,几乎无法挡住建奴入关的可能。
因为防线漫长,朝廷想要在这漫长的防线上建立起足够抵挡住建奴入关的军事力量,代价非常非常的大,朝廷也没有这个财力来建立起这样的军事力量了。
与其在北边花费巨大的不可承受的代价建立一道强大的防线,还不如把有限的钱粮继续投入辽东镇,希望辽东镇能够继续加强军事力量。
提升辽东镇对建奴的威慑力,进而减少建奴从北边给大明造成的威胁。
甚至寄希望于辽东镇能够主动出击,削弱建奴或者彻底将建奴牵制在辽东,从而解除建奴从北边给大明带来的威胁。
若是如此,那么辽东镇的军事地位就能迅速恢复如初,甚至还会比之前更高。
如此,辽东镇就能继续理所当然的向朝廷伸手要钱要粮了。
皮岛与辽南虽然近期对于建奴的反攻表现很不错,但是奈何于他们的距离太远,运输很不方便,能够投入对建奴作战的力量有限,所以只能是偏师的地位,辽东镇才是主力。
所以,当得知建奴击溃林丹汗继续南下抵达喜峰口欲入关进攻大明的消息时,辽东将领们都暗自兴奋。
许多辽东将领立刻向总督孙承宗请战,希望入关支援京师。
不可能让建奴真的把京城给打下来了,那可是他们的摇钱树呢,只需要建奴们狠狠的震一震这棵摇钱树,从树上震落下更多的钱粮。
同时入关支援京师也能够在皇帝面前展现一番他们的肌肉,让皇帝和朝廷明白他们是可以依靠的。
对于辽东将领的请战,孙承宗也让他们做好开拔的准备。
对于建奴可能南下入关劫掠的事,孙承宗是提前就有所判断的。
对于这个可能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光是维持辽东防线就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现在建奴若是从京师北边开辟新线路,直接绕过辽东进攻京师,这个后果孙承宗不敢想象。
辽东的防线和军事力量不能轻动,而朝廷又没有余力继续在北边建立一道强大的防线,难道今后就只能任由建奴从北边入关直插京师?
孙承宗将自己的判断及时上奏给了皇帝。
无论如何,也希望皇帝提前做一些准备,甚至劝谏皇帝暂时对南方做出妥协,维持内部的稳定,将抽调南下的边军和羽林军统统调回来,防御建奴可能的入侵。
虽然这样做会让南方的气焰更加嚣张,让皇帝对内威严扫地,让朝廷本就很艰难的财政更加的雪上加霜。
但是内部的叛乱总比外敌入侵窃取了汉人江山更好一些吧。
陛下虽有雄才大略,奈何时运不济啊!
对此,孙承宗也只能仰天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