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连忙保证道。
继续与大明对抗?怎么可能呢,那不是找死么!
若不是大明皇帝仁慈,想要优先解决内部问题,暂时无法抽出手来对付我们,或许连这个迁移撤离的机会都没有。
中原文明不愧是传承了数千年的璀璨文明啊,危机时刻总是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或许当今的大明皇帝陛下就是应劫而生特意来拯救大明的。
是真正的天之子,怎么能对抗得了呢。
多尔衮再三拜谢之后才退出大殿,怀着失落而又激动的心情回辽东去了。
“恭贺陛下,不战而屈人之兵,抬手之间就解决了建奴这个毒瘤,为我大明彻底解除了北方的隐患!”
多尔衮离开后,群臣立刻给朱由检送上了香喷喷的龙屁。
对于接下来任何应对建奴,前几日可是爆发了激烈的争论。
有人觉得拉拢蒙古人后,在草原上借助蒙古人抵御建奴,甚至进一步压缩建奴,将建奴彻底压缩在沈阳周围的一片区域。
待南方完成田亩清查稳定下来后,就调集大军彻底覆灭建奴。
有人觉得应该接受建奴的议和,暂时不要去刺激建奴,毕竟蒙古人与建奴之间的战力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而且拉拢蒙古人也需要时间,并且蒙古人也并不可靠。
接受建奴的议和,维持一个比较平稳的环境,给内部改革争取一个缓冲的时间。
到时候再集结精锐大军一举歼灭建奴。
争论的主要就是这两条,但是最终的目标都很明确,就是要彻底覆灭建奴这个养不熟的狼崽子。
并未想过要放建奴一条生路。
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大臣的见识有限,并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同时也是对建奴充满的愤恨。
建奴就是叛逆,对于叛逆就应该剿灭,而且大明如今也有这个实力了。
但是,最终朱由检提出了与大臣们所争论的完全不同的处理意见。
对于皇帝陛下的这个意见,大臣们很是不理解,明明有实力覆灭建奴,为何还要放过他们呢,给将来留下后患。
但是经过朱由检一番苦干舌燥的解释后,大臣们还是被说服了。
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在于朱由检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大明内部发展中,壮大大明的国力。
剿灭建奴虽然并不困难,但是到时候也要耗费不少钱粮,也会导致许多士卒伤亡。
而且建奴毕竟也还有不少实力,若真的将他们逼急了,向大明发起疯狂的反击,也会给大明造成不少的麻烦。
而且此时的大明内部问题依然多多,南方的数十万大军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撤离。
没有了大军的镇压,那些遭受了巨大损失的士绅们很可能会爆发出惊人的反弹力量,让南方的改革成果毁于一旦。
而且,即使完成了南方的田亩清查,那些大军也暂时还无法撤离,因为接下来依然还要面对巨大的困难,需要这些驻扎在南方的大军协助。
这次对南方甚至全大明的田亩清查,虽然让大明增加了许多能够交税的土地,但是也彻底破坏了大明的基础社会结构。
士绅与官府之间的默契已不在,县城之外的广大乡村区域的秩序维持、治安管理和税收,那些士绅都不会再配合官府了。
而大明皇权不下乡,没有了士绅的配合支持,光靠县城的数量及其有限的官吏,如何能玩得转?
所以,必须要尽快补充乡村行政力量的空白,这需要大量的人手。
所以,区区建奴数十万人,怎能与大明亿万子民的幸福生活所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