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大明崇祯:朕不做亡国之君 > 第两百六十七章 风向突变,谣言四起

第两百六十七章 风向突变,谣言四起(2 / 2)

 推荐阅读: 超级少女的漫威之路 苟道修仙,从看见别人等级开始 巴西帝国崛起之路 不一样的游戏系男神 斗罗:我在天水学院假装我妹妹 穿越诡异游戏,反手游戏入侵现实 秦时:我大老婆是焰灵姬 天道酬勤:我加入了万界聊天群 请叫我较真律师 我的宝可梦训练家物语果然没问题
最新网址:hbcjlp.com

心都凉了半截,之前数个月所做出的一切努力都付诸流水了,好不容易才取得百姓们的认同与接受,在这些谣言之下瞬间烟消云散。

在这些谣言中,主要针对的就是乡级官府和乡学。

有人向百姓们说,朝廷所谓的免费让他们的孩子去乡学免费读书是假的。

详细的向百姓们说明要供养一个孩子读书的成本是多么的巨大,即使是朝廷出面,想要免费供养全国数百万的孩童们读书,那是多么巨大的开销啊,朝廷也不可能承担得起的。

所以,这就是一个骗局。

其目的就是要先将他们家的孩子们骗到乡学去,然后朝廷再以此为借口向百姓们加税。

只有朝廷有足够的税收,才能供养得起他们的孩子们继续上学。

而且,一旦孩子们进入了乡学,就不是说退学就能退学的,朝廷到时候不可能同意这些孩子们退学。

他们还说,只要孩子们进入乡学之后,朝廷除了要加税之外,还会设置各种名义让百姓们交钱。

这些话非常具备煽动力和说服力,百姓们对于这种谣言深信不疑。

因为百姓们虽然没什么见识,也不会算数,但是之前他们可是在身边见过活生生的例子,要供养一个人去读书的花销究竟有多大。

一个人读书的成本都这么高了,朝廷要免费供养全国数百万人读书,这种花销对于百姓们来说已经是不可想象了。

按照他们朴素的观念和印象,这岂不是要让全国数百万个家庭倾家荡产才能养得起?

朝廷的钱从哪儿来的?还不是从自己身上收税来的,到时候,这些孩子读书的花销还不是要让自己来承担?

也就是说,一旦送自家的孩子们去乡学之后,自己全家也会很快就倾家荡产了?

这怎么行呢,万万不可以的。

所以,百姓们对于送自家孩子们去乡学读书的热情瞬间冷却,唯恐避之不及。

这还仅仅只是针对乡学的,另外还有针对乡级官府的谣言就更加的险恶了。

针对乡级官府的谣言与针对乡学的谣言其实是有很大的联通之处。

依然还是以朝廷加税为理由。

他们说,朝廷之所以要设置乡级官府,目的还是为了能够向百姓们收取更多的税收。

以往朝廷的官府还只有县级的,官员数量不多,很难将手伸到乡村来。

而之前也一直是各村的士绅们帮助百姓们抵挡住了来自官府的加税压力。

正是因为有了士绅们在百姓面前挡住了县级官府,才让百姓们免去了很多灾祸。

让朝廷的官员们无法亲自下到各村中来盘剥百姓们。

对于这种谣言,百姓们也相信了,因为这其实就是百姓们所经历过的事实。

虽然各地的士绅们也很霸道,也时常欺压百姓,但是相对于官府下来的那些人来说,士绅们的手段就已经是很温和了。

若是有县城的官吏下乡了,那么当地的百姓们一定会倒霉,那些下乡的官吏们会找出各种理由来压榨百姓。

会巧立各种名目向百姓们征税。

官吏们下乡后在百姓们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凶恶面目,让百姓们不堪其扰。

还好,在关键时刻,总会有当地士绅们勇敢的站出来,为百姓说话,抵挡住这些下乡官吏们对百姓的盘剥。

虽然没有全部免去这种灾祸,但是经过士绅们与朝廷官吏的周旋之后,这种盘剥也会减少一些,让百姓们对士绅感恩戴德。

殊不知,这其实就是士绅们与官吏们早就串通好所演的一出戏。

既实现了盘剥百姓的目的,也控制住了百姓们的情绪,不至于惹出大乱子来。,

这种戏码经常在各地上演着。

当地官府扮黑脸,士绅们扮白脸,一起愉快的将各地百姓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而朝廷之所以要设置乡级官府,就是对于士绅们总是挡着他们盘剥百姓们很不满意了,要加大官府的规模,好方便官吏们今后更加方便的盘剥百姓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