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定,这一次那些人掀起的与大明皇帝的这场斗争,最终依然还是会以所有人都难以预料的方式,以大明皇帝陛下的最终胜利而告终。
罢了罢了,虽然机会很好,收益也很高,但是风险也太大了。
还是老老实实的迁移离开吧,大明皇帝所给我们指定的那个地方其实也很不错了。
为了消除这个误会,皇太极下令加快准备工作,比原计划提前了好几天的时间开始了迁移。
看到皇太极带着数十万女真人真正的离开踏上迁移的旅程后,大明观察使才真正的松了一口气,这把老命算是保住了。
而在此时,已经是崇祯二年八月下旬了。
在大明京师,皇宫内,大明皇帝也在接见群臣商讨应对方案。
从大明全国各地雪片一般飞来的奏折中,大明群臣感受到了令人窒息的压力。
虽然现在大明各地都还很安静,也没有发生什么动荡,但是真正的战争已经开始了,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或者这场战争暂时还没有发展到硝烟那一步。
广大乡村的百姓们已经不再信任乡级官府了,甚至也对朝廷各级官府都充满了戒备和不信任。
反而是更加的比原来信任各地的士绅们了,将各地士绅当做了他们的保护神。
若是得不到各地百姓们的认同和接受,那么朝廷花费了大代价设立的乡级官府也就成为了摆设,白白耗费国库税收。
广大乡村依然在实际上被当地士绅们把持控制着。
若是百姓们不配合,到时候还如何发展地方,增加国库收入,甚至连基本的税收收取起来也会很困难。
若是乡级官府无法发挥出真正的作用,那么此前针对士绅们所作出的一切打击成果都将付诸东流,甚至还要遭遇士绅们的疯狂反扑。
因为士绅们骗取了百姓的信任,朝廷甚至都不能对士绅动武,无法以武力来解决,一旦对士绅们大规模以武力来清除,必然会激起大规模的民变,这是真正的民变,是全大明数千万上亿的百姓共同参与的民变。
那么朝廷的数十万精锐大军在这场战争中也就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只能作为威慑,让这场战争以文斗的方式进行。
“诸位爱卿,对于各地呈递的奏报,可有什么应对办法?”
朱由检面色平静的问道,似乎这件事对皇帝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依然如同往常遇到危机一般的镇定自若。
皇帝的镇定给了惶恐的大臣们不少信心,焦虑的情绪也瞬间缓解了许多。
“启禀陛下,臣以为,既然是谣言,那么我们就正面做出回应,向百姓们认真解释清楚朝廷的政策就好了。”
“虽然当地官员们都努力试图说服百姓们没有取得什么效果,但是若是由陛下降下圣旨言明此事,相信百姓们也会醒悟过来的。”
黄立极站出来发言道,这也是他们此前商议的一条对策。
以皇帝陛下的威信来作为依托,以朝廷正式的政令为形式,以争取百姓们的认可。
“很好,至少诸位爱卿没有提出来要与那些在暗处蛊惑百姓们的士绅妥协的建议,没有让朕失望。”
“不过,朕以为,仅仅是朕下发圣旨来亲自向百姓们解释,也是远远不够的,百姓们距离朕太远了,即使朕是皇帝,他们也不会仅仅凭借朕千里之外传过去的几段话就转变过来的。”
朱由检并不可认可大臣们的对策,但是对于大臣们表现出来的坚定立场表示了赞赏。
近些日子以来,朱由检虽然没有召见大臣们商议此事,但是也在梳理思考此事。
经过一番深刻的反省后,朱由检明白了自己此前的想法有些想当然了。
哪有改革不流血的,一切不流血的改革都是不彻底的,都是失败的。
这一次,朱由检对于解决士绅问题下了很大的决心,比所有人所能够想像的极限都要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