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无暇无垢,宝体逼人
一份完美版的《不死不灭无暇宝体》,呈现在李云歌脑海里。
只将功法过了一遍,他便已经入门。
以金刚不坏神功为主体根基,李云歌修炼起来,想必也能事半功倍,快速小成吧。
这又省去了一笔,以反派值增加熟练度的消耗。
当然,如果想要快速大成,达到功法形容中,那种不死小强,断肢快速重生的境界,还得借助系统才行。
不过李云歌不急切,而且他现在也没有那么多积蓄。
“倒是个好名字。”
张三丰饮了一口茶,感叹道:
“凭少侠的资质,恐怕数年内,便可臻至大成,看来江湖又要出现一段神话了。”
“张真人说笑了。”
李云歌心中开怀,也不吝恭维,道:
“您不才是当今武林,唯一的活神话吗,至于其他游仙,不露面,跟死了又有何区别。”
张三丰察觉到了。
这小子恭维之余,又将话题,扯到了匿踪的大地游仙身上。
恐怕是还想继续打探什么。
但自己已经不能再多说了。
不管是提携后辈,还是投资后生的角度,张真人已经做得够多了。
不等张三丰转移话题,就有人帮他解围。
屋外传来宋远桥,和另外某位陌生的脚步声。
李云歌心中有底,知道约莫是个什么情况,遂也暂且不再多言。
宋远桥扣响了房门,恭敬道:
“师尊,袁师叔已经回来了,带来了一些消息,弟子不能做决断,还请您指引。”
“进来吧。”
房门推开。
宋远桥和一个花白山羊胡子老头,径直而入。
对于这位,李云歌是知晓的。
算是半个武当门徒,唤袁青丘,称袁天师。
早年张三丰创建武当的时候,这位帮过不小的忙,也接受过张三丰的指点,道法与武学造诣极高。
为了感谢张三丰的指点,早年无门无派的他,愿意归于武当门下,并称张三丰为半师。
不过张三丰并不在意这些。
道法自然的他,看李云歌顺眼,觉得可以投资,都不吝传授自己的太极拳呢,又怎会挟恩图报,收这个武当创派功臣为徒呢。
所以袁青丘在武当的地位很特殊。
也是除张三丰之外,辈分最高的人,被武当七侠称作师叔。
但他自己,又称张三丰为半师。
他袁天师的称谓,也不是自号的,而是朝廷钦定。
事实上为了维持武林门派的平衡,掌控武林局势,朝廷也不是完全没有投入心力。
譬如眼前的袁天师,就是其中一环,身具武当门徒与朝中臣子的双重身份,复杂观星阁的多数事宜。
不只是武当,少林也有同样的老牌选手,享有和袁青丘同样的待遇。
换句话说,就是朝廷在向泰山北斗示好,也相当于掌握了一个与超级门派直接交流的途径。
当然,示好不等于示弱,你给脸了,你也不能敬酒不吃吃罚酒。
某些重要旨意,武当和少林,还是须得配合朝廷行事的。
至少也得做个不妖青莲,不能和朝廷对着干。
不然对于这种影响力巨大的门派,朝廷是不会放心的。
宋远桥说他做不了决断。
而袁天师肯定是携皇庭意志归来的。
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张三丰基本已经将所有武当决策权,都交给了几个徒弟,自己几乎不问世事。
但关于武当气数的决议,宋远桥等人,可不敢乱来,得请示张三丰才行。
“半师。”
袁青丘行了个弟子礼。
给张三丰弄得直翻白眼,小老头可爱得很。
“坐吧,你堂堂朝廷命臣,向我这个布衣行礼作甚。”
张三丰没有丝毫架子,给袁青丘也沏了一杯茶。
袁青丘似乎也习惯了自己这位半师的不拘小节,感谢一声,便顺遂接过茶水,道:
“我此次归来,是传递圣上口谕的,想必半师已经猜到了。”
“自然,我是老了,又不是傻了,说吧,圣上何意。”
张三丰扬扬下巴。
但袁青丘却迟迟不开口,目光瞟了一眼李云歌。
张三丰心领神会,道:
“无妨,自己人,直言便是。”
袁天师相信张三丰的判断,遂也不再顾忌,向李云歌问过好之后,便道:
“江湖最近的动荡,想必大家都已经知晓了,无数门派,人心惶惶,正在互相接洽抱团。
但凭我知晓的情报,似乎武林中人的质疑,和朝廷的关系,不算太大。
近期已经有门派发声,广邀天下英雄,齐聚侠客镇,想要商讨出个抗衡之策了。
朝廷的意思是,让少林和武当,按兵不动,不要去介入此事。
最好能够凭借威望,暗中向朝廷传递一些消息。
但和往常一样,并不强制,我也不会让武当,站在武林的对立面,这条可以忽略,我自行会提炼出一些信息,向上面交差。
不过朝廷想要借助侠客镇的聚集,摸索出脉络,揪出促成这一局势的幕后黑手,所以让武当不要插手的意志很强硬。
据我观察,不像是在演双簧……因为圣上,真的很震怒,半师决定如何选择呢?”
如果选择派出武当七侠,去参与侠客镇的事情,势必会引起朝廷不满,对于武当,不是什么好事。
可要是一声不吭,选择当乌龟,照样会引起江湖门派的不满。
大家将伱视为泰山北斗,人人敬之。
你却在关乎武林气数的事情上,选择当没看到,丝毫不表态。
岂不真和朝廷,穿一条裤子了?
这也同样不是什么好事。
会折损武当的名誉。
属于是左右两难的局面。
难怪宋远桥做不了主。
张三丰听在耳中,但还是没有自己拍板做决定的意思,也不知道他是真的不在乎,还是在顾忌冥冥中的某些事情。
他抿了一口茶,问道:
“远桥,你觉得武当该如何选择啊?”
站在一旁的宋远桥恭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