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老头子,不对劲啊!
“李师傅对我们宣传科还挺了解,甭问,指定是许大茂那个大嘴巴说的,的确,我在宣传科主要的工作,还是播音,但是,写播音稿也是我的工作之一。
算是在我工作范畴之内。
李长安师父你这才进厂不到两个月,就成了厂子的先进,那我不得抢着来采访您啊?”
于海棠笑笑。
“李师傅,再说了,我和雨水可是高中同学,关系也不错,您不看僧面看佛面,也得配合着我把播音稿给弄好吧?”
“那……行吧。”
李长安点了点头。
其实。
他心里也明白,这指定是厂子里要将他列入先进名单了,所以才有这么个专访。上支下派,自己还真得配合一下走个过场。
再说了。
于海棠把何雨水都搬出来了,自己还好意思不配合吗?再说了,这也是一个绝佳的刷情绪值的机会啊。
所以。
李长安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咦?钳工入门基础……李师傅,这是您看的书吗?”
于海棠发现了桌子上的钳工书,好奇的问道。
“啊,对,这是我从图书馆借来的,闲的时候解解闷。”
李长安笑道。
“李师傅,您一个食堂大师傅看钳工书解闷?该不会是打算转行做钳工吧?”
于海棠打趣。
“嘿!这还真没准。”
李长安也笑了,但随即就话归正传。
“于播音员,咱们采访归采访,这个采访的流程啊,尽量的简单一些。”
“行,没问题。”
于海棠爽快的点了点头。
“李师傅,咱们先说第一个问题吧,您是怎么想到进轧钢厂,进食堂上班的呢?以您的学历,进行政岗是没有问题的啊……”
“进轧钢厂,算是我申请的吧,当时我想要提前参加工作了,就和街道办说了一声,希望优先进轧钢厂。
毕竟,这里是我母亲工作过的地方。恰好,当时街道办还有轧钢厂的名额,我运气比较好,就顺利进了咱们红星轧钢厂。至于进食堂,就比较简单了。
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做菜,也有这一手手艺,去行政岗的话,不是说不好,但是,相比于食堂,我能发光发热的空间有限。在食堂的话,我做一些可口的饭菜,也算是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厂子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吧。
所以。
我就申请到了二食堂。就这么简单。”
李长安说道。
“那您的手艺是怎么学的呢,真和外面传的那样,是跟一个不知名老大爷学的吗?”
于海棠一边快速笔记,一边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是这样,其实这个不是外面传的,最早这句话是从我这里传出去的。”
李长安点了点头,又将当时自己学艺的经过大致的说了一遍,当然,纯属虚构。于海棠依旧是飞速做着笔记,接着,又问了几个问题。
李长安也都一一作答。
但是。
于海棠却有些不大满意了。
的确。
李长安一一如实作答,但是,回答也都大差不差,虽然体现出了很高的觉悟,但是,总感觉播出去干巴巴的。
缺少点儿东西。
嗯,得润色一下。
“李师傅,您不介意我采访一下咱们二食堂的其他师傅们吗?”
于海棠问道。
“没问题,当然不介意。”
李长安采访结束,只觉得一身轻松。
“我师父啊,对我们的教导那是没的说,大家也知道,我们食堂的师徒父子啊,和轧钢厂车间帮带关系的师徒关系,是不一样的。
前者更偏传统的师徒父子,讲究的是三年学徒两年效力之类的老规矩,学徒刚拜了师,是学不到东西了,但是,我师父不同于其他师父,我们这才拜师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学了不少菜了。
点心、大锅菜、各种小灶菜样,基本都会制作方法了,目前师父在教我们一步步实操……”
赵晓峰接受于海棠的采访,这般说着。
接着。
是兔子、马华、炊事班长赵大刚等。
二食堂谁不说李长安的好?
可没少沾人家的光。
别的不说。
就前几天的二月二节日犒劳这件事,要没有李长安师父往上面要来的奖励,他们可未必能有那多出来的半人份奖励。
像是土豆黄卷糕制作方法之类的,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
全都说李长安的好话,不少都还相当浮夸,李长安也就当个乐子听,只有在几个徒弟之类的说话太过肉麻、夸张的时候,李长安才会笑骂两句。
“行,李师傅,这次的专访结束了,回见了,李师傅。”
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多小时,于海棠终于结束了采访,和李长安招呼一声,回去写专访稿了。
“哟,二大爷,您怎么来了?我正说要给您送点儿香椿芽和西红柿去呢。”
李长安刚吃过饭,就见二大爷闫埠贵登门,微微惊讶,随即就笑道。桌上正放着一小把香椿芽和两个西红柿。
“哟!长安,你这是厂子里又给奖励了?”
二大爷闫埠贵见了,很是有些惊讶的道。
“算是吧,其实还是上次节日犒劳的奖励。”
李长安笑笑。
“这不,这玩意儿就是吃个节气,再过段时间,就到上市的时候了,可就未必新鲜了。我正打算给您送去呢,您登门了,那我省了这一趟路了。哈哈……”
“还得是长安你有本事啊。”
二大爷闫埠贵啧啧称奇。
“这香椿芽啊,别说现在了,就是晚上半个月一个月的,也不是谁家想吃就能吃到的啊。伱现在就能吃上,可见厂领导对你的器重啊……”
他这还真是大实话。
四九城虽然有的院子能种上一两棵树,但也不是所有院子都有空地种香椿啊,再者说了,城市里终究不比农村。很多东西,都不好淘弄,想要弄点儿香椿树苗,可不少费劲。
“对了,二大爷,您来是有什么事儿吗?”
李长安问道。
“还真有事儿。”
二大爷闫埠贵一拍脑门。
“你刚才一打岔,我差点儿把正事儿给忘了。”
二大爷闫埠贵说着,就往门外看了一眼,随即将门掩上,这才压低了声音和李长安说明了来意。
“长安,今儿个我去茅房,遇到了咱附近三十六号院的胡大彪了,他跟我说,傻柱今儿傍晚的时候啊,去找过他,想要买他家老人遗留下的轮椅。给的价钱还不低呢,十五块,这价儿其实算是偏高了,但是,胡大彪家条件还可以。
加上又是个孝子。
觉得这是老家儿留下的东西,也是个念想儿,就没同意,结果傻柱还加了五块钱,胡大彪还是不卖,这才走了。
我估摸着。
这轮椅啊,应该是给聋老太太买的。长安,你可留神,这买轮椅的钱啊,指定是易中海那老家伙出的,当然了,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钱指定还是着落在聋老太太的身上,这是肯定的,易老狗这狗东西可是相当精于算计的。
不过啊。
无利不起早。
他给聋老太太买轮椅,你说是做什么?平时聋老太太最多也就是在后院儿晒晒太阳,有时候两三个月,也不见得出一次院儿。
你说。
这轮椅,有必要吗?我想了半天,琢磨着是不是易老狗这混蛋玩意儿,想要利用聋老太太作什么幺蛾子啊?
真要是这样。
你可得加小心啊,聋老太太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毕竟身份摆在那里,不简单啊。”
“有这事儿?”
李长安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想了一下,就是笑了笑。
“没事儿,二大爷,他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聋老太太是军烈属,我也是军烈属,她有她的门路,我有我的关系,身正不怕影子斜,我还怕她?”
“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