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军校陆续收纳一千多贵族弟子,从中培养大约三百多合格的军官。
在大王的命令下,这三百多军官又是成为教官,开始教导宫卫如何作战。
卫缭开口道:“敲鼓!”
旁边的侍卫,上前敲着鼓声,咚咚咚咚的战鼓在响动。
众人纷纷站立在那里,神情肃穆。
卫缭开口道:“我名为卫缭,为宫卫的总教官,负责训练尔等三年。教导军阵的排列布置,兵法的学习,历代的战例,骑马赶路,攻城器械的修建,营寨的修建等等,要学习很多很多的东西。”
“要把你们当成魏武卒一般培养,可又是与魏武卒不同。魏武卒,只需要体力强大,战斗力出色,服从军令,敢于打仗就可以了。可宫卫士卒却是不同,不仅是要培养优秀的底层士卒,敢于拼杀,敢于战斗,还要培养底层的军官,有一定的军事素养,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可以指挥一场局部的,小型的战役。而在退役后,又是能靠着高超的军事技能,成为郡县的地方军官;或是其出色的文化水平,成为地方的文官,治理一方。”
“三年的时间,我会好好培养伱们,合格的会留下,不合格的淘汰而去。能者上,庸者下,严厉考核!尔等可明白!”
“我等明白!”
众人齐声道。
卫缭说道:“大声点!”
众人齐声道:“我等明白!”
卫缭说道:“散发教材!”
侍卫上前,开始给宫卫散发教材。
教材只有三本,《秦军步兵操典》,《秦军行军注意事项》,《秦军军阵操练》。
这三本书是经历诸多的老将,诸多的秦军老卒,结合在一起,综合书写而成。
在这里面没有讲述高深玄妙的内容,就是讲述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士兵,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中低层的军官,同时在战争当中需要避免的一些错误,还有多一些经典战例的分析。
对于安营扎寨,行军打仗等等,进行详细的描述。
它不会教某人,如何打胜仗,如何击败敌人,只会说可以避免打败仗。
在里面,还有很多阵图的描述,还有相应的破敌之法等等。
这三本兵书,不会提高军队的上限,只会提高下限。
这三本书,不是给顶级名将阅读的,而是给笨蛋看的,让笨蛋也会基本的打仗技巧。
这三本书籍,不会培养出顶级名将,却能培养出中规中矩的将领。
至于这三本书籍,落在敌人手中,会不会资敌。
只能说想多了。
就好似兵书重要,可个人的能力更为重要。
读过孙子兵法的很多,可读孙子兵法后成为顶级名将的,又是有几个!
卫缭说道:“你们多数不识字,不识字不要紧,可接下来却是要识字。那些肉食者那个不是读书识字,精通算术。接下来诸多的教官,会陆续教授你们文字,希望三年后,可以读懂基本的书籍,可以简单的算术计算!”
高台之上,卫缭开始训话。
稍后,队伍解散,各自回到营帐当中。
……
下午,卫缭前往咸阳宫,在宫殿当中,禀告宫卫的情况。
计划上很好,可在实际操作上,却是问题很多。
卫缭在不断修正,再不断变化。
赵政听着,说道:“三年磨一剑,做事情不能急躁,要慢慢来,慢工做细活。很多事情,看似做得缓慢,可只要稳健足以!”
卫缭说道:“臣明白!”
赵政说道:“后续陆续招收,增加宫卫的人数,寡人会将钱款下拨下去。未来几年可能要打打仗,战争会变得频繁很多。多一些准备,未来也不会变得手足无措!”
卫缭说道:“臣知之,臣打算在第一年招收五千人,第二年招收一万人,第三年招收两千五千人。三年时间,对宫卫实行初步的训练,稍后会对旧的宫卫进行训练,彼此交替训练。”
“只需五年时间,就会有一只强大的六万人的宫卫军出现。”
五年时间,这是对秦王的许诺。
五年后,正好是秦王政加冠的年纪,也是秦王征伐六国的开始。
尽管到了现在,秦王已经开始掌控大权,丞相吕不韦也在逐步让渡部分的权力,可还是差了一些。
五年的时间,正好给彼此缓冲时间。
赵政笑道:“卿家做事情,寡人相信。只要你做得好,寡人不吝啬封侯的赏赐。大秦的土地有限,寡人不可能册封给你。可在齐国,楚国,燕国等地,却是有广阔的土地,广阔的人口,寡人可册封给尔等!”
大口一开,直接开画饼。
“多谢大王!”
卫缭感激道。
赵政说道:“卿家要努力呀!”
又是交谈片刻,卫缭离去。
赵政松了一口气,心中在计划未来。
枪杆子里出政权,掌控兵权对于过去,还是未来皆是重要。
如何掌控兵权,一个是靠心腹的臣子执掌兵权,一个是靠思想工作和耕地赏赐,钱帛赏赐,爵位赏赐,一个是靠权力制约。
卫缭代的兵法才能,还是出色的。
卫缭,还是合格的教官,合格的参谋长,可以帮助他掌控兵权,同时制约某些军中的将领,加强对军中将领的控制。
此外,卫缭是卫国人,在秦国没有根基,与军中的将领联系少,与秦国老公族的联系少,是一个合适的孤臣。在秦国,卫缭也只能依靠他,若是离开他的支持,可能第二天就是被政敌撕裂为碎片。
同样,卫缭在军事才能之外,还有出色的政治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卫缭与陈平极为类似,他们都是优秀的军事的才能,可这种军事才能也只适合当参谋长,不适合当将领。
若是某一天他快要驾崩的时刻,卫缭比李斯更适合托孤。
某人曾经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然而三者的缺点,也是致命的,也存在短板。
张良擅长谋略不擅长治国和打仗,萧何擅长治国和谋略却不擅长打仗,韩信擅长打仗和谋略却未必擅长治国。
而陈平在治国、打仗和谋略上,都是不如三者,可相对均衡一点,短板相对小,均有实绩。
卫缭与他类似极高。
……
PS:求全订。大家适当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