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加冠的仪式与前两次基本相同,嘉宾发表训诫之词,教育他:不能忘了祖宗、要时常祭拜,等等。
至此,三加之礼到此完成。
依次将缁布冠、皮弁、爵弁等三种冠戴在冠者头上。
冠礼先戴缁布冠,这是专用的,以后并不再戴。加缁布冠是为了教育不忘先辈创业的艰辛。皮弁与官服配套穿戴,地位要比缁布冠高。爵弁是协助君主祭拜用的,地位最高。三次加冠,一次比一次尊贵、庄重,是比喻品德与日俱增。
三加之礼完成,赵政又是去拜谢母亲,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然后行礼。这是冠者第一次以成年人的身份与母亲行礼。接着,冠者又与自己的兄弟、姐妹、亲戚、宗老等行礼。
行走了一圈后,赵政颇为劳累。
可心中却是兴奋着,这代表他长大了,可以正式执掌秦国大权。
……
三天后,在宫卫军的护送下。
赵政回到咸阳城。
冠礼结束了。
咸阳还是安全无忧,没有发生大的事情。
此刻,众人开始陆续散去。
吕不韦也要离去。
在离去前,吕不韦送上秦礼,说道:“大王,这是臣编订的秦礼。”
说着,恭敬的递交上去。
打开书页,大约有三十万字。
赵政大致的看了,里面涉及的内容很杂很乱,却是有吕不韦的私货在其中。
或者说,作者写书那能没有私货。
没有私货的,也不叫真正的经典名着。
看了一刻钟后,赵政合上书籍,说道:“寡人知道!”
吕不韦说道:“臣要告辞离去了!”
赵政说道:“到了洛阳也好,好山好水,好风景!”
又是交谈片刻之后,吕不韦告辞离去。
看仲父离去,赵政沉默无言。
有些舍不得这位仲父,可又是明白仲父离去这是最好的选择。
当年父亲去世的早,他只是十三岁的孩子,那时主少国疑,根基不稳,急需要吕不韦稳固局势,对他信任有加。在当时,对吕不韦更多是拉拢和利用为主,可在漫长的相处岁月当中,却是对吕不韦渐渐有了感情。
这是儿子对父亲的感情。
此刻,仲父离去,有些不舍。
可他又是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
一山难容二虎。
若是吕不韦继续留在洛阳,对他不好,对吕不韦也不好。
……
“秦王政亲政了!”
邯郸城,赵王在翻阅情报。
心神在起伏,手臂在微微发抖。
作为赵王,他时刻关注秦国的一切,秦国的各种情报皆是快速到了他这里。
因为他明白,赵国的命运不是由自己决定的,而是由秦国决定的。
秦国攻伐赵国的节奏,决定赵国存活的时间。
可自从秦异人登基,乃至秦王政登基以来,不断加快对赵国的攻击节奏,赵国在一点点被削弱着,陷入危机当中。
尤其是去年的时刻,秦国南北两线进攻,共动用四十万大军,导致赵国有二十多个城池沦陷,六万多将士死亡。
按照道理说,秦王政会在二十二岁登基,可现在仅仅是十八岁……不对,过了大年,应该是十九岁了。
足足提前了三年时间。
秦王政冠礼,开始亲政,开始彻底掌控秦国的大权,庞大的洪流会凝聚在一起,化为毁灭的潮流席卷一切,毁灭一切。
“咳咳咳!”
想着这些,赵王咳嗽了一声,眼前一黑昏迷过去。
“太医!”
“快传太医!”
很快侍从急切的声音传来。
不知过去多久,赵王睁开眼前。
此刻,他躺在柔软的床榻上,四周站着一群人,此刻身躯发软,精气神在萎靡。
浑身说不出的虚弱。
“大王,你醒了!”
王后说道。
赵王说道:“寡人醒了!”
王后说道:“大王,你要照顾自己身体……”
赵王说道:“寡人知道,寡人知道……”
只是心中苦涩着。
当了赵王之后,他一点也不快乐,反而夙兴夜寐,时刻在处理政务,哪怕是很小的事情也要仔细处理。就是害怕处理不好,导致民众怨恨,导致赵国不稳。
父亲将江山社稷,交给了他。
他若是处理不好这一切,如何对得起父亲。
“我要见大王!”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身影,正是丞相赵佾。
侍卫拦截在外面。
赵王说道:“传兄长!”
很快的赵佾出现,看着憔悴的弟弟,说道:“大王,你这是如何了?”
赵王苦笑道:“寡人身体不好,有些体虚,赵国的政务就是尽数交给兄长了,兄长做事情谨慎,我放心。”
赵佾说道:“这是微臣的职责!”
赵王说道:“叫我偃弟,不要叫我大王!”
赵佾说道:“偃弟!”
赵王说道:“这个王位本来就是属于兄长的,只是秦人挑拨之下,兄长失去王位,我也登基成为赵王。这是我对不起大哥……大哥呀,我快不行了。我若是去世,大哥可取而代之,可成为赵王!”
“这算是完璧归赵,大哥为赵王,没有人反对!”
赵佾说道:“不行!父传子,这是人之常情;可兄传弟,弟传兄,却是取乱之道。大王呀,这些话,还是不要说了。若是大王去世,我会用心的辅助侄儿,鞠躬尽数,死而后已。”
“秦有仲父吕不韦,赵有伯父赵佾。”
此刻,赵国内忧外患,秦国虎视眈眈。
赵国,不能有一丝内乱。
若是他抢走了侄儿的王位,不论是如何合理合法的借口,都会让赵国人心不稳。
为了稳固局势,他必然要清洗朝堂三分之一的臣子,军队当中一半的将领,只有完成清洗,他才能站稳脚跟,巩固王位。
可在经历这样的大清洗后,赵国还能用有几分战斗力,还能打得过秦国吗?
赵王说道:“我儿尚小,能力不足,不足以处理朝堂政务!”
赵佾说道:“我可辅佐侄儿,等到侄儿长大,成年冠礼的时刻,我再功成身退!”
赵王说道:“兄长呀,这样终究是不适合,还是伱当赵王最为适合!只有兄长为赵王,才能抵挡赵国……咳咳咳……”
说着,又是咳嗽了起来。
赵佾说道:“大王呀,你可是怀疑臣的忠心……”
赵王说道:“我不是怀疑大哥,而是担心秦国。秦王政已经冠礼,已经亲政,赵国又是能坚持多久?赵国面临危机,寡人不得不忧心不已!”
赵佾叹息道:“大王呀,一切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