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后,昌平君传来请柬,邀请王翦赴宴。
……
府邸当中,昌平君正在翻阅着奏折,正在处理公务。
自从吕不韦退隐之后,昌平君就是成为大秦的左丞相,地位仅仅在右丞相隗状之下。
成为大秦的右丞相,不仅是意味着大权在握,更是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每天有处理不完的政务。
秦王政,何时勤劳,直接把自己变为劳模。
似乎觉得不够,又是给左右丞相,安排下大量的任务,每天要处理很多的政务。
还不能假手于人。
或者说,若是事情都是让临时工干了,还要你正式工干什么。
难道让你正式工,吃干饭不成。
况且,名与器不能假手于人,若是将名与器都是交给他人。
丞相,还是丞相吗?
所幸,昌平君处理政务能力很是出色,又是有一些幕僚辅助,一些门客进行梳理,处理政务速度很快。
放下毛笔,昌平君松了一口气。
“请柬,可是送到了!”
昌平君问道。
门客说道:“请柬已经送到!”
昌平君点头道:“送到就好。”
门客说道:“王翦,已经是五十一岁,只是一个老叟了。可他在年老的时刻,却是得到大王的看重,未来可能成为国之大将!”
昌平君说道:“大器晚成,说的就是王翦!”
回想那个朴实的,好似老农一般的将领,昌平君就是唏嘘不已。
他也有看走眼的时刻,也有识人不明的时刻。
当初见到王翦的时刻,只是感觉王翦沉默寡言,很少开口。
至于军事谋略,似乎也很是一般的样子,于是随意的举荐了一下,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可谁能想到,看似不起眼的王翦,却是成为军队的新贵。
在这一次伐赵之战当中,更是攻克邺城,获得巨大的功勋。
当然了,这些其实不算什么。
大秦不缺少名将,能打的将领很多,可被秦王看重的却是很少。
正好宴请王翦,借助这几个契机,与王翦熟路一番。
彼此加深一下感情。
想要借着这个机会,拉拢一二。
……
王宫当中,赵政在批阅奏折。
正在对赏赐将士的耕地和食邑,进行处理和分配。
这是给将士们发奖励。
要严格的进行审核,不能有一丝疏漏。
欠薪不发,或是少发,会动摇大秦的根基。
赏赐的食邑,并不存在世代继承之说,而是秉承三世而收的习惯。
事实上,在七国当中存在各种封君,这些封君的食邑,也不存在世代继承之说,往往是继承三代,就是收归国有。
有的时刻,往往是继承一代,封地就是被收回去。大秦的军功制下,不同的爵位,获得不同的赏赐,不同的地位。
儿子是可以继承父亲的爵位,只是需要递减。
一个公士,因为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活得一百亩赏赐的耕地,只是可继承三代,三代之后就是收回国有。所以,大秦有官二代,官三代,却是没有官四代。
想要靠祖先的功劳,坐享其成很是困难。
老爹一辈需要拼搏,儿子一辈也需要拼搏。
审核完毕后,赵政放下奏折,召唤黑冰台。
然后打开一个奏折,奏折上有黑冰台最近几天的记录。
在书册上,记录内外的情报。
从这些情报当中,赵政可了解六国的情况,还有国内的一些大臣情况。
作为君王,要长着两只眼睛,其中一只眼睛要盯着国内外的大事情,关注各国的内外局势变化;而另一只眼睛要盯着群臣,盯着他们诸多的行为。
黑冰台,就是秦王监控内外的眼睛。
赵政翻阅着,忽然看到一个情报,不由的停下来。
思索起来。
“召黑衣!”
赵政说道。
顷刻之后,走进来一个黑衣男子,恭敬的说道:“拜见大王!”
赵政问道:“赵王偃如何了?”
黑衣说道:“赵王不久前咳血,似乎已经患病了。若是不久于人世,那时太子赵迁会成为赵王。赵迁仅仅是十三岁,颇为年幼,无法掌控局势,只能是赵佾摄政。那时赵国局势会不稳!”
“赵国内忧外患之下,我大秦可接机灭赵!”
赵政说道:“伱们要仔细调查赵偃的病情,若是有紧急情况,不得有丝毫的拖延,要快速传递消息!”
黑衣人说道:“臣,知之!”
赵政说道:“退下吧!”
黑衣人躬身退去。
宫女提着宫灯,侍卫护送下,赵政回到寝宫当中。
寺人问道:“大王,今夜何人侍寝?”
赵政沉默了,许久说道:“拿画册来?”
寺人送上画册。
赵政打开画册,画册上画着一个个美人,皆是容貌出色。
或者说,姿色差的也登不上画册。
画册上记录的美人,皆是大秦后宫的美人。
抛开那些太过年幼的,在十五岁以下的;抛开一些年纪太大,超过四十岁的;在抛开那些容貌一般,较为丑陋的。
在画册上记录了三百多个美人,这些美人比较写实,一个个衣裳飞舞,朦胧而美丽。
赵政翻阅着,却是感觉一丝乏味。
随意翻开一张画册,指着某个美人,说道:“就是她了!”
寺人点头,告辞离去。
片刻之后,走进来一个衣服华丽,性感迷人的女子,在薄纱之下,闪动着美好的身躯。
女子眼角带着喜悦,躬身拜见道:“拜见大王!”
……
PS:先更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