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昌平君开口,又是给予补充。
赵政开始下达着命令,首先遭遇寒冻灾害的,要看情况给予补种,农耕不能有丝毫耽误;其次,对于一些灾情严重的地区,要适当给予减免算赋,还有地税,杂税等。
两位丞相告辞而去。
赵政沉默着,陷入焦躁的等待当中。
感觉到了自身的弱小,还有无助。
他是秦王,高高在上,可以杀死任何一个人,可以指挥百万大军攻击任何敌人;可他又是弱小的,治理秦国需要大量的秦吏,秦吏提供的消息,上奏的奏折,是他最大的信息来源。
这些秦吏上报的地方灾情,可能存在夸大灾情,或是故意缩小灾情的危害性。
可他无法辨别其中的真假
虽然有着黑冰台,可监控一切。
可对于整个大秦而言,黑冰台还是太弱小了。
况且,黑冰台本质上,也是一群秦吏组成而成的,只要官吏组成,就可能贪墨,就可能出现问题。
明朝的时刻,发明了锦衣卫监控着群臣,可依旧感觉不靠谱,又是制造了东厂。
用着东厂制约着锦衣卫,也用锦衣卫制约着东厂。
让两大情报机构,彼此监视着,从而避免君王被蒙蔽。
大秦,却仅仅有着黑冰台。
似乎有些不够。
可赵政,却是拒绝设立东厂。
一方面,如今的时代道德在崩坏,天下在变得混乱,可本质上道德还可挽救,民众还比较淳朴,民众的血还是热的,没有到了不可挽救的时刻;一方面,若是设立东厂,赵高必然成为东厂厂公,这对大秦威胁很大。
赵高太聪明,论及权谋,论及对人心的把握,权势的把控,在蒙恬,蒙毅之上,更是在李斯,吕不韦之上。
这样的聪明人,若是给予大权,会给大秦造成巨大的伤害。
赵政用人,更是喜欢为人淳朴,性格忠厚老实的人,对于聪明人却是多有提防。
故而,要拒绝设立东厂。
这也让大秦的社稷存在危险,若是未来的秦王不够强势,可能导致黑冰台与秦吏勾结在一起,秦王的权力被架空,处在极端不利的局面。
事实上,到了现在黑冰台就是与秦吏勾结在一起,时常灌输一些错误的信息,或是经过筛选的信息。
赵政也没有办法,只能定期对黑冰台换血,保持黑冰台的忠诚性。
至于后代,架空就被架空吧!
他也无法为后代,想太多的东西。
“秦吏呀,秦吏呀,你们靠谱吗?”
赵政微微叹息。
心中的不安在增加着,直觉告诉他秦吏极端不靠谱。
可不用秦吏,又是谁可用。
……
灾情在继续,陆续有报告送上来。
在报告当中,仅仅是咸阳之地,就是冻死了一千多人。
这还是咸阳城,可谓是大秦的首都,首善之地,尚且发生如此骇人听闻的事情。
试想一下,大秦境内又是会冻死多少人。
而且,这是四月的寒潮。
在过去几年内,因为大秦的气温高,在冬天也是如秋季一般凉爽,导致大秦很多地区缺乏防寒保暖的措施和手段。
导致冻死的人很多。
赵政问道:“四月,大秦冻死多少人!”
昌平君思索道:“大王,臣尚未具体调查,可大致估算了一下,大秦至少冻死八万多人!”
赵政听着,不由的怅然道:“八万人,就这样没了……去年打赵国也,只是死掉八万人而已!”
这也只是保守数据而已,真实的数据吧这个还可怕。
赵政问道:“民众,难道没有御寒的衣物吗?”
昌平君听着,说道:“大王天生富贵,不知民间疾苦。民众很多时刻冻死,并不是因为缺乏御寒的衣物,不是缺乏房屋遮挡大风,很多时刻,民众是因为缺少食物,又是需要在外劳动,故而被冻死的!”
“大王呀,很多民众修建着地窖,或是黄土上修建着土窑洞,在这里面居住,温度很高。即便不燃烧柴火取暖,也会冻不着!”
“若是民众在寒冷的时刻,躲避在窑洞当中猫着,即便缺乏衣服御寒,缺乏柴火取暖,也不会被冻死。只是在大寒的时刻,民众无法在窑洞当中猫着,反而要从事各种徭役,或是各种兵役等,或是食物不足。”
“内忧外患之下,民众多数患病,多数被冻死!”
赵政说道:“既然如此,那为何不能停下这些工程!”
昌平君说道:“大王,不可不可,万万不可。民众要在春天进行耕作,在夏天锄草灭杀害虫,在秋天的时刻要收割粮草。至于修建城墙,修建水渠,或是从事其他工程,只能选择在冬天!”
“冬天多数为农闲的时刻,也是征发徭役和兵役重点的季节!”
“试问大王,若是为了民众免得被冻死,而放弃或是减少徭役,朝廷的利益会受到损害!”
赵政哑然无语。
民众被冻死,不是缺少衣服,不是缺少柴火,而是苛政。
苛政猛于虎。
那些被冻死的八万多民众,多数死于大秦苛政。
至于废除冬季服徭役,根本不可能。
至于这次,四月寒潮,大降温,导致民众大量被冻毙的案例。
固然有寒潮,来到突然。
可更多是很多民众,正在忙着下地干活,或是服徭役,根本来不及躲避寒潮。
赵政也无法说什么。
到了他这个层次,民众的死亡数字,也仅仅是死亡数字而已。
赵政说道:“寡人知道了!”
昌平君说道:“大王,若是想要减少民众被冻毙数量,可让民众吃饱饭,可增加御寒衣物,增加医药数量!”
……
PS:先更后改
《资治通鉴》。秦王政九年,夏,四月,寒,民有冻死者。
翻译为,夏季,四月,天气骤然酷寒,秦国百姓有被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