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没有援兵了。
想着这些,赵迁就是心情抑郁,感觉到绝望之感。
……
次日,又是到了朝会的时刻。
诸多的臣子纷纷说着事情,说着说着。
有一个臣子上前道:“大王,赵国的粮草不足,最多能支撑一个月的粮草。请将军李牧,速破秦军!”
“大王,李牧现在进不能进,退不能退,这是有大罪过,赵国快要支撑不住了!”
“大王,最多一个月,前线就是断粮了,那时前线缺少粮食,大军会崩溃!”
“大王,李牧到底行不行!”
“根据亲信情报,秦王多次书信于李牧,称呼其为小白起,曾经许诺若是李牧投降,可册封为其武信君!”
“若是李牧投降,赵国立刻灭亡!”
“不可能,李牧对我赵国忠心耿耿,岂会投降秦国!”
“伱敢于保证吗?”
“你这个小人!”
“老匹夫,只会污蔑人!”
很快的,朝堂变成了菜市场,双方争吵起来。
围绕着李牧,开始辩论起来。
有的大臣说着,李牧不靠谱,最若是投降秦国威胁太大,最好让靠谱的将军,前去掌控军权;
有的说,李牧很是可靠,对于赵国忠心耿耿,必须要给予重用,还要重用。
双方剧烈的争吵起来。
各自说着各自的理由,争吵不断。
至于那位赵王迁,下意识的被人忽略了。
若是春平君赵佾在的时刻,还能稳定住局势,还能镇压群臣。
可自从这位君上离去后,很多臣子开好放飞自我,有意识或是无意识的,对赵迁轻视至极。
区区一个十五岁的小毛孩子而已,还镇压不知群臣。
郭开在下面仔细的观察着,看着这些人,在分析调查着,谁是内奸,谁是忠臣?
秦国的侯谍收买了很多大臣,他不是第一个,也是不是最后一个,而是许多当中的一个。
那些弹劾李牧,说着李牧坏话的臣子,未必是奸臣,可能真的是赵国的忠臣;那些开口为李牧说着好话的臣子,也未必是好人,可能心怀叵测。
作为臣子,要懂得权术。
何为权术?
就是真话要说,假话要说,要真假难辨,要让世人分辩不出真假。
用着奇妙的话术,套出某些人内心的心思,从而见菜下碟。
从而讨好君王,获得最大利润。
厉害的臣子,不仅要讨好君王,让君王喜欢,离不开你;更是要让君王觉得,你是大大的忠诚。
可在背地里,却只是维护自身利益而已。
“住口!”
赵迁大喝一声,“尔等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臣有罪!”
“臣有罪!”
“臣有罪!”
“臣有罪!”
其他的臣子,纷纷跪下请罪。
赵迁挥挥手,免去诸多臣子的罪名。
又是说了一些事情后,朝会结束。
……
郭开刚刚离去,就是有寺人传来消息。
赵王要召见。
收拾着衣裳,郭开脚步闪动,前往王宫当中。
在王宫当中,见到了赵迁。
看着这位赵王,郭开微微叹气。
讲真话,这位赵王能力不错,才能也很是优秀,在历代的赵王当中固然算不上顶级,可也不是废物。
只可惜运气太差了,赵国处在最为衰亡,最为弱小的时刻,局势前所未有的危机。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面对衰亡的国家,纵然是这位君王有点才能,也无法挽救什么。
个人的努力,在浩浩大势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郭开上前道:“拜见大王!”
赵迁说道:“丞相免礼!”
郭开说道:“谢过大王!”
赵迁说道:“左丞相,你觉得李牧如何?”
郭开沉默着,在思索这位赵王有什么想法。
是试探他的心思,还是真的在询问他的立场,还是其他!
郭开略微思索,立刻说道:“大王,李牧为国之良将。李牧,为嬴姓李氏,是我赵国公族之人,李牧出生富贵,从军之后才略惊人。在戍守代郡的时刻,面对匈奴避而不战,给世人畏惧匈奴,不敢出战的感觉。”
“可等到匈奴不断的劫掠,越发变得傲慢变得,嚣张无礼的时刻,却是果断出击,一举歼灭十万的匈奴大军,几乎是打断匈奴的脊梁。这一战之后,匈奴二十年内,再也无力窥视代郡。”
“李将军功劳很大,不出击则已,击给予致命一击。”
“到了后来,李将军与秦人交战,多次击败秦军,秦军畏惧着李将军,秦王更是称呼其为小白起,由此可见,李将军之厉害!”
赵迁问道:“还有什么?”
郭开说道:“李将军,对赵国忠心耿耿,可以托付大计。”
赵迁说道:“可有人说,李牧欲投降秦国!”
郭开立刻道:“假的,都是假的,都是小人污蔑。李牧怎么可能背叛赵国,我愿意用生命担保,李牧绝度不会背叛赵国,若是李牧背叛赵国,请大王斩下臣的首级。”
言语,慷慨激烈。
似乎这一刻,郭开变为了铮铮铁骨的勇士,变得不畏惧强权,一心为良将说话的大好人。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假的。
很假,很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这说的是,想要害死某人,必然要亲近某人。
想要污蔑某人,必然要夸奖赞扬某人。
想要坑害某人,必然要伪装成伟光正的样子。
想要说某人的坏话,不是直接对着君王说,这人如何如何能力不行,品德有问题,生活作风有问题,老大撤掉他,干掉他吧。
而是在君王面前,不断夸奖某人,不断引导君王有着不好的联想。
很多君王想要弄死某个将军,不是他智商差,被臣子糊弄了,被小人蒙蔽了。
而是为了安全,必须要弄死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