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说道:“仁,就是君王要善待民众,让民众吃饱饭!”
赵政说道:“错了。你错了。不是君王让民众吃饱饭,而是民众让君王吃饱饭。没有君王,民众也知道种地养活自己,可没有了民众缴纳的赋税,却是会国不将国,君王不再是君王。”
扶苏点头道:“孩儿知之!”
赵政问道:“论语崇尚礼,又是崇尚仁,若是礼与仁发生冲突,当选择哪一个?”
扶苏说道:“还孩儿选择仁!”
赵政又是问道:“儒家讲究,家国天下,那试问一下,家在前,还是国在前?家重要,还是国重要?”
扶苏说道:“家国天下,家是第一,国是第二,天下是第三。没有家,哪里有国;没有国,那里有天下!”
赵政问道:“为了家,舍弃国,可对吗?”
扶苏说道:“可!”
赵政又是问道:“孟子言,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也便是说,为了民,可以舍弃社稷;为了社稷,可以舍弃君王。说的可对?”
扶苏说道:“正是如此!”
找政叹息道:“伱呀你,还是一个孩子!”
下意识的摸着扶苏的脑袋,微微有些失望。
这个儿子被儒家洗脑了。
可也是正常的,在当今的时代,不是被儒家洗脑,就是墨家洗脑。
至于法家,宣扬的功利学说,对于孩子的影响力反而很小。
就好似对一个孩子说,你长大是成为科学家,为人类做贡献,还是成为大老板,用来赚大钱?
多数的孩子会说,成为科学家。
尤其是那些顶级富翁的孩子,他们根本不需要努力,只要躺着就能赚大钱,自然会说为成为科学家。
孩子之所以为孩子,就是为了理想而活着。
当舍弃了理想,为了现实而苟活的时刻,反而是长大了。
扶苏还是孩子,还是为理想而活着,还没有到为了现实而苟活的年纪。
王后芈倩说道:“扶苏不对吗?”
言语有些担忧。
赵政说道:“不!扶苏对,扶苏很对,错误的是寡人!一群学渣当裁判,选拔人才的时刻,在他们眼中,所有的人都该是学渣。当某个学霸出现的时刻,他们最先怀疑的是这个学霸是不是文凭造假!”
“可事实上,一群学渣,哪里知道学霸的境界。”
“某人晕倒在地上,内心坏的人会说,你这是在演戏;可心地善良的会上前会说着,你这问题大不大,需要喝水吗,需要医生吗?”
“扶苏好似一面镜子,照射出寡人内心出丑陋!”
说着,下意识的摸着扶苏的脑袋。
扶苏,有些儒家化,有些绵软化。
可赵政不打算纠正什么。
功利的君王,他治理国家必然是功利的,身边汇聚的臣子必然是功利的人群,这叫物以类聚,这样的江山社稷。必然难以长久的。
理想的君王,他治理国家必然是理想的,身边汇聚着为了理想的奋斗的人群,这样的江山社稷可能遇到很多的问题,却是精彩的,辉煌的。
况且,这个时代的儒家,倡导者复仇,倡导着十世之仇犹不能忘。
某位君王询问孟子,周武王杀纣王,是不是弑君。
孟子说,我只听说杀死一个独夫,没有听说杀死一个君王。
尚武的精神,融入儒家的血脉当中,儒家有着强大的战斗力,这可不是后世的犬儒可比的。
听着这些,王后芈倩略微惶恐。
扶苏也是略微不安。
扶苏说道:“孩儿不对吗?”
赵政说道:“你很对,可有一点不好。博而不精,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通,最后一事无成。人生不需要做其他的事情,只要做好一件事情,就是成功的人生。既然你喜欢读《论语》,那就专修《论语》吧!”
“人生不怕无知,就怕不懂装懂;人生不怕是学渣,就怕是学渣却是装学霸。”
“曾经有一位臣子,熟读论语,他说半步论语可打天下,半步论语可以治天下,虽然不知真假。可寡人却明白一个道理,只要把简单的事情,不断坚持下去,就会变为不简单的事情!”
“那几位老师教导你儒学,寡人不反对,可你只要读《论语》就可以了,至于孟子的书,子思的书,荀子的书籍等等,皆是不需要读。你可明白了?”
扶苏有些不懂,可还是坚持道:“孩儿知道了!!”
扶苏躬身退去。
“大王,妾身要向你请罪!”王后芈倩说道:“最近一段时间,王绾为老师,对方教导扶苏儒家家之学,扶苏语言上多亲近儒家!这样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