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说道:“仲父呀……”
心中微微叹息,想要说什么,却是说不出。
看似亲近着,可彼此却是疏远着,在忌惮着。
又是交谈片刻,秦王政告辞离去。
吕不韦打着招呼,很快的李斯到来。
说了一些话后,李斯告辞而去。
……
次日,到了朝堂上。
朝会在召开着,到了中间的时刻,李斯上前道:“自古以来,德行之高莫过于三皇,功劳之大莫过五帝。大王继位秦王政以来,做事情兢兢业业,每天批阅奏折,到了夜晚时刻,不难拖延到第二天。”
“大王之德行高贵,怜爱士卒,士卒感念大王的恩情;大王又是爱护民众,直接废除口赋,多次减免各种赋税,民众可以安稳的过日子;又是均田地给底层民众,民众皆是有田地可以耕种。”
“大王又是创立洛阳学宫,招揽天下英才,汇聚到洛阳;又是设立师范学校,培养大量的老师,老师又是可以教化诸多的学生,可谓是有教无类。”
“这些年来,国库的粮食日益增加,民众口袋的钱财越来越多,民众可以过上温饱生活。这些皆是大王的恩德。”
“大王为秦王以来,在函谷关击败六国联军,又是灭亡卫国,稍后又是灭亡赵国,韩国,魏国,燕国,齐国等,武功之浩大,超越了历代的秦王,还有齐桓晋文,可谓是万古少有!”
“大王,功高三皇,德过五帝,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大王这样的人,过去不会有,未来也不会有。当合三皇五帝,化为归一,名为皇帝。”
“大王,当晋位皇帝!”
“大王,为第一任皇帝,为皇帝之始,当为始皇帝!”
“请大王,进位为始皇帝!”
说着,李斯跪下,三跪九拜。
其他的臣子看到这一幕,也是纷纷跪下。
本来还是犹豫的臣子,也是纷纷跪下。
没有人提出疑意,没有人反对,几乎是异口同声,全票通过。
满朝的文武有清官,有贪官,能力高低各不相同,可唯独没有傻子,傻子也走不到这一步。
不久前,吕不韦召见李斯,李斯串联着诸多的臣子,大家皆是知道其中的意思。
皇帝,这个位格的提升。
不会,也不可能靠着诸多臣子选举,投票决定,只能是几个人商量好了,然后决定这一切。
秦王政,不可能到朝堂上,直接说我要当皇帝。
而是借助某人的口,说我要当皇帝。
“请大王,荣登始皇帝!”
“请大王,荣登始皇帝!”
“请大王,荣登始皇帝!”
众人起身说道,声音震动天地。
“好!”
秦王政只是说了一个字。
众人皆是沉默下去,皆是带着欢喜之色。
皇帝,是功超三皇,德过五帝。
现在,秦王政灭了五国,功劳已经足够大了。接下来就是德行的弥补,可如何提升秦王的德行,这里面有太多的文章可以做。
稍后会议散去。
从现在开始,秦王政消失而去,有的只是始皇帝。
更改的不只是名号,更是道统的变迁。
很多礼仪和法度,也是随之要变化。
首先,称呼上也是发生了变化。
此刻,李斯说道:“在春秋时代,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姓来别婚姻,氏来别贵贱。因为秦王一脉,为嬴姓赵氏,大王被称为赵政,或是公子政。等到大王成为秦王,又是被称为秦王政!”
“而今,大王为天子,始皇帝。天子称姓不称氏,大王……不对,陛下当称为嬴政!”
始皇帝微微皱眉:“嬴政吗?寡人的称呼,又是变了!”
李斯又是说道:“而今四海就要归一,昔日用着氏别贵贱,可现在大王灭六国,无数的贵族沦为庶民,又是有什么尊贵可言。臣以为当姓氏合一。更是鼓励平民为自己取姓。这样在版牍的记载上,有姓有名也好区分。”
“若是黔首,没有姓只有名,这样在版牍记载上,容易出现混乱!”
秦王政说道:“可!”
李斯说道:“大王为天子,当避讳!”
秦王政听着,却是微微皱眉。
所谓的避讳,不就是古代的敏感字吗!
一旦涉及敏感字,就会被和谐。
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即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表尊重。避免利用名字进行人身攻击,而冒犯君主或尊亲超然的地位。
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避讳的一条总原则。
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秦王政说道:“可以不避讳赵,也可以不避讳政,只需要避讳赵政二字。当今要姓氏合一,寡人也应该姓氏合一。其他人不多说了,寡人选择赵政,而不选嬴政!”
李斯愕然,问道:“陛下,这是为何?”
秦王政说道:“只因为赵比划少,为十四画;而嬴笔比划多,为十六画。”
李斯愕然,没有想到是这个答案。
秦王政说道:“六国文字各不相同,而今要统一文字,天下皆是用秦文。只是大篆比划太多,你要适当的精简,化为小篆!”
李斯说道:“唯!”
又是交谈片刻,李斯下去了。
赵政微微叹息:“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
现在只剩下楚国了,似乎快要完成大一统,可各种麻烦,各种问题,只多不少。
现在所谓的大一统,只是靠着秦军的暴力,强行的吧几个国家拼凑在一起,粘合在一起,随时有再次撕裂的可能性。
至于这样粘合在一起,能坚持多久,只有鬼知道了。
……
“简化文字吗?”
赵政似乎想到什么,开始写起来。
一个个文字出现,这是两千年的后的文字,也是最为精简的文字。
只是对比着大篆,却是发现差别太大了。
区别太大了。
后世的简体字,不适合这个时代。
步子不能迈的太大,不然会扯着蛋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