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我知道他们为什么收集骨头了,原来是拉到这里来煮啊,”贾探春愤怒道。
贾政倒是不介意:“东西又没有馊,虽然味道有点怪,但能吃上肉,却也是不错的。”
“爷,”贾探春依旧不甘的说道:“平常我们姐妹吃完的骨头,是不是也拉到这里来了?若我们啃了的,再让他们啃,岂不是,岂不是···”
贾探春说不出来,但嫌弃之意,基本上表达在脸上。
贾政则一脸严肃的说道:“三丫头,人无贵贱之分,若大家都能吃的上肉,又何必在泔水桶里捞食吃?”
‘大家都能吃的上肉?’贾探春笑了。
孟子早就说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这里所说的食肉,是一年到头,可以吃的上一顿肉。
但是,就像贾政,一天三顿,除了早上,哪一顿少了肉?若扩大到天下勋贵,有钱人家,一天要吃多少肉?
‘以前倒也没有想到,爷的想法,竟如此天真!’贾探春想道。
她不由得庆幸自己委身于贾政,要不然,这管家之权,就落不到她的头上,而眼睁睁的看着贾府落寞,也不是她想要的。
一个人的想法,是可以从她的表情,眼神中看出来的,贾政自然也知道贾探春的轻视,便不由的笑道:“三丫头,你说,若你有一天,让天下百姓每顿饭上,都能有一个鸡腿,那你算不算功成名就?”
贾政是知道贾探春的心思的,她一直想证明自己,用花木兰的话说,就是:谁说女子不如男?
“这···”
贾探春愣住了。
几个小厮看见了贾政,连忙上前跪拜行礼,口中说道:“老爷。”
“起来吧,”贾政摆摆衣袖。
“谢老爷,”行完礼后,几个小斯就不自在的盯着大锅。
贾政看着一群人围着的大锅,来了兴趣,就凑了上去,看着大锅朝小厮问道:“你们管这个叫什么?”
“回老爷,叫‘瞪眼儿食’,”一个小厮回道。
随后,又怕贾政不理解,又解释道:“这是因为,锅中有肉,有骨头,还有蔬菜,而要从大锅中挑出肉来,必须瞪大眼睛,才能挑出肉来,要不然,挑到蔬菜或者骨头,那就亏了。”
听着小厮的话,贾政又问道:“那你又为什么瞪大眼睛?”
小厮尴尬的转移视线:他不瞪大眼睛,不就看不清楚顾客夹了几筷子了嘛!
“你们一天,能有多少钱?”贾探春站出来问道。
“这,”几个小厮不敢回答了。
“算了,左右不过几两银子,就当给你们补贴家用了,”贾政摆摆手道。
随后,贾政就看见一个顾客夹起了一块骨头,可骨头上一块肉也没有,而且,骨头上也充满牙印,看的出来,原主也是属狗的。
“还有,以后就不要拿这种骨头滥竽充数了,要放,至少要带点肉,”贾政叮嘱道。
“是,是,”几个小厮欣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