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画大饼
但是他们也不得不买。不论在哪里也是有攀比的。特别是贵族之间。
贵族的身份是需要用财富来判定的,如今也变成了奢侈品。别人有的东西,你没有。
那你凭什么说自己是贵族?其他贵族也瞧不起你。
这就导致了不想买也得买,因为要维持自己贵族的身份。实在是没钱了。
这就有许多人选择了第二条路,卖人口卖奴隶。按道理说,现在这些小国的人,都是贵族的家产。因此当奴隶卖也没什么不妥的。
当有第一个人卖奴隶的时候,就有人源源不断的跟风了。
奴隶贸易,在岛国一下子就风靡了起来。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岛国人不想卖,奴隶贸易也搞不起来........岛国贵族们也不太在意这些。
他们很快发现,能够把这些人口当钱用,实在太好了。就是周期有些长……
至少也要十多年。
实际上,他们并不是很担心人口的问题。一百多年前,岛国的人口还没有这么多。
反倒是进入镰仓时代,武士们打打杀杀之后,人口反而暴增。
于是,殖民贸易之下,每天都有装载着黄金、资源、奴隶的船只驶出岛国。它们运往天朝各地。
朱橚可没有忘记自己的靠山。
虽然他现在翅膀‘硬了’,但也还不是大明的对手。他还是靠着大明的虎皮的。
以后有没有想法,朱橘自己都不知道,他不是傻子,非要说自己对中原的皇位没兴趣。生为皇家之人,谁会对帝位没兴趣?
只是老朱还活着的时候,朱橚确实兴趣不大。但以后的事情谁说得清?
朱棣现在也没什么想法呢。
蓝玉说朱棣有争夺皇位之心完全是扯淡。朱标还没死,朱棣有个屁想法。
但人的复杂性往往就在这里体现,人的想法往往是螺旋上升的。
原本不想是没有机会,但是当机会出现在眼前,人往往是会做出改变的。朱橚现在只想安安稳稳的发展。
老老实实的赚钱再说!
现在,他已经完全控制了东南亚小国的经济命脉。
大部分的黄金都源源不断的流入了大明。
老朱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大明前所未有的富裕。
有一国强横,自然旁边的小国就会更加弱小。
因此,朱橚也已经不满足周边小国了。
如果他像这个时代的所有人一样,没有见识过外面的世界,那他或许会稍微满足于如今的成就。
整个东南亚都被他控制了经济,岛国成了附庸………
但是他不是,他知道世界有多大,自然不会轻易的满足!
他要开辟新航线!
往后历史,后人记载的绝对不是什么哥伦布、麦哲伦。
而是琼王朱橚,派人开辟新航线,发现新大陆!
洪武二十四年的应天府并不平静。
春节未过,就不知道哪里传出来了一条消息。‘琼王朱橚想要谋反’!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包括朱元璋都知道了。
琼王朱养兵数万,名扬异国,逐渐有不把大明放在眼里的趋势。
也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
但是朱元璋只是一想,就知道是哪些人。
太子的拥护者。
再缩小一点范围,就是蓝玉等人。
毕竟他们是站队的太子,一门心思就是要让朱标当皇帝。任何干扰对于他们而言都是绊脚石。
对于蓝玉等人而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百分之百的,没有半点风险。太子朱标,也不是一定就会成为皇帝的。
朱标倒是不慌,但是手下人慌了。
琼王朱橚的声望自从平定海患之后就过大了。比太子朱标的声望丝毫不差。
特别是几乎每过一段时间就有黄金、珍宝和奴隶送进天朝,谁也不确保朱元璋会不会动心。
对于已经站队的人而言,是没法换队的,只能死保朱标争夺皇位。
朱元璋能够理解他们的想法,因此置之不理。在他心里也是没有什么动摇的。
毕竟他培养朱标这么久,就是为了把皇位传给朱标。怎么可能打自己的脸?
蒋瓛颤颤巍巍的看着老朱。
只听老朱说道:“不用理会这些,让他们自己去说吧。”朱元璋不担心朱橚是否会造反。
因为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这不可能。
琼州府极其依靠大明内陆,他拿什么造反?脑子有病才会造反。
可偏偏,朱元璋知道自己的老五是个什么性格,他是个聪明人。朱元璋宁愿相信朱棣会造反,都不会相信朱橚会造反。
聪明人的选择往往都是最会保全自己的。
“要不要警告一下?”
蒋瓛开口问道。
毕竟这风评对琼王殿下也不是很妙。万一有人当真就不好了。
“稍微警告一下,让他们不要这么议论朕的儿子。”朱元璋同意了。
毕竟拿了朱橚这么多好事,怎么可能放着众人去诋毁朱橚?
当然,主要是他有锦衣卫的情报。
朱橚没有任何‘反心’。
朱橚如果要造反,就不会把这么多好东西送到大明内陆了。有了朱元璋的力挺,应天府里这种声音小了很多。
不然,朱橚就要被千夫所指了。
到时候他不造反可能也得造反……
远在香江岛的朱橚得到消息后很庆幸。看来钱没有白给。
朱元璋还好没有下令他回应天府。
如果真的来了命令,朱橚是去还是不去?不去肯定要被坐实想要造反了。
但是去了,回不回得来就是一个问题了。这也是古往今来藩王尴尬的地方。
有权力不自在,没有权力更不自在。想要去京城吧,又害怕去京城。
朱心中焦急,他知道再过一年朱标就要死了。
那个时候的老朱,还会不会这么放任他就不好说了。朱橚必须要变得更强,有足够的实力与底气。
到时候才敢抗拒朱元璋。
要让朱元璋掂量一下,值不值得对朱橚出手,或者直接把皇位传给他?朱橚想到这里,顿时怦然心动。
他一边大力发展人口和基础建设,也就是修路。
整个香江岛和海南岛的修路都开始了。要想富,先修路。
至少也要让它‘现代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