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国士 (第二更!)
一场是专为吏员准备的,凡是在此次秋税征收工作中没有收到惩罚的通通可以参加考试。
只要不受处罚即可,避免为了邀功而肆意摊牌小民。
吏员一经录取便可以由浊变清,成为官员。
第二个,特别开设鸿儒科,现在搞什么乡试,会试已经来不及了,按照地方的推荐,通通由皇帝面试,直接授官。
如果面试通过,当地的地方官会得到朝廷一定的嘉奖。
除了这两项外,朱肆还准备直接征辟,按照自己记忆,将那些国士征兆入朝廷。
这项决定,自然得到了几人一致通过。
朱肆首先要征辟的便是《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
朱肆只知道有宋应星这么个人。
他现在几岁,籍贯在那里都不知道,甚至对于他在不在也不清楚,只是记得他是明末清初的人物。
朱肆不认识此人,文安之却知道。
但是对于宋应星不太了解,反而对于他哥宋应升比较熟悉,他哥在南明宏观年间做到了广州知府,后来两广被清军占据后,宋应升服毒殉国,乃是大明少有的忠贞之士。
所以文安之才有如此深刻的印象。
至于宋应星,在弘光元年就任亳州知州,但是由于当时马士英等人把持朝政,排斥忠良,他一怒之下便辞官回家了。
后来朝廷几次征辟、举荐他都不再出仕,从此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
并且现在他应该年过古稀,不知道还在没在世。
朱肆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微凉,急忙询问其老家在那里,若是在北方,就暂时绝了这个心。
但是一问才知道,宋应星的老家在南昌,就在隔壁江西,还是有希望的。
就算他本人离世,家中应该有人继承了《天工开物》一书,能借来也好。
至于如何通知征辟,朱肆也有自己的想法。
那就是借助热气球,广发告示。
只是乘坐热气球,控制不了方向,只能随风逐流,虽然可以通过控制火势,让热气去慢慢降低,从而安全着陆。
但是在这个兵荒马乱的世道,想要安全返回可不容易,而且口音不是当地,也容易引起怀疑。
但是有一类人,却能天然的不容易被怀疑,那就是道士和和尚。
并且这和尚和道士也不能全是假的,还得有真货,否则人家问你几个专业问题就露陷了,你还怎么搞敌后工作。
想到这里,朱肆决定和荆襄的和尚道士好好谈谈。
一个热气球可以住三个人,但是要带上粮食还有传单,这人数便要减少到两人。
最好一个真和尚,一个由探子假扮和尚的徒弟。这样的组合不仅可以相互照顾,还可以互相监视。
当朱肆将想法说出后,李定国拍掌叫好。
文安之和雷跃龙却觉得奇怪。
“如此妙用,陛下为何只想着以此征辟名士?”雷跃龙不解问。
“大明如此煌煌大胜,正应该昭告天下,鼓舞人心,并且还可以凭此联络义军,共讨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