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父皇,山东太穷了啊!
北京城。
皇宫。
文华殿。
朱棣坐在御座之上,翻阅秘折。
直到看见朱高彻的大名,嘴角微微一笑。
这小子,也知道了私事上秘折了!
明代,整个公文来往包含廷寄和密折两部分。
廷寄在皇宫都还有备份,朝野都能知道。
密折不一样。
大都是一些不方便公之于众的消息。
需要私下处理,或者说,不要别人知道。
朱棣翻开朱高彻的奏折:
“儿臣朱高彻叩上,近日忽到山东,察觉满地流民。”
“众多百姓仍然食不果腹!”
“再加上,山东区域以丘陵和山地两种地形为主。”
“根本没有足够的耕地供百姓种地。”
“臣,感叹民生之艰难。”
“小小一省,就容纳了我大明几千万的人口。”
“儿臣认为,朝廷是不是应该拨发些银子,解百姓于累卵。”
“山东百姓必感激涕零,更加忠心于我大明。”
“感陛下之盛德!”
只字不提山东自负盈亏的事儿。
满篇虽然没说山东很穷,但句句不离这个核心字眼。
一句话,就是向永乐要钱。
强势惯了的永乐看着老四拐弯抹角要钱的姿势,大笑。
山东也就这两年糟了黄河泛滥的灾,前几年,那赋税还是很多的。
能为国库增添百分之十的赋税。
好了,到现在老四嘴里一说,山东就变成蛮荒之地。
一幅穷的揭不开锅的模样。
摇头苦笑。
老四这家伙,要钱就直说,还这么多的弯弯绕。
跟父亲还这么客气。
其实,若是朱高彻鹅真的直接哭穷,说不定还会引起朱棣的反感。
觉得朱高彻没有骨气,只会耍嘴皮了!
所以说,伴君如伴虎!
前后两人的态度太大!
“小鼻涕,国库如今还有多少银子?”
朱棣老了,很多事情都吩咐小鼻涕记住。
以便自己随时问询。
小鼻涕脸上堆着笑,毫不犹疑:“二千三百万两存银。“
“全都是互市给我们大明带来的好处。”
小鼻涕一股脑把相关所有事都说了出来。
不得不说,他一把年纪了,这记性还是杠杠的。
可见,太监这份职业,真特么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朱棣一愣,两千三百万两银子?!
换作以前,这都是国库一年的总收入。
才这么点儿!
犹豫了。
要全都给老四,整个朝廷如何运转??!
一时间,朱棣彷徨不定。
从御座上站起身,前后踱步。
眉头凝在一处。
一直待在朱棣身边的小鼻涕知道陛下想什么。
即疼爱秦王殿下,担心他山东受苦。
同时,担忧因为私事,耽误了大明国事!
于是,他也绞尽脑汁为朱棣开始想办法。
而另一边的朱棣。开始算:
“这个季度,户部攒来的粮草折算为白银是多少银子。”
朱棣双手如太阳穴。
有些累了。
当皇帝,这特么就不是人干的!
翩翩,永乐大帝却是很伤心。
小鼻涕都不带思考的,见脑海中的信息提了出来,道:“八千五百两白银”
空旷的宫殿,好像都要被这一声吼塞满了。
“但是。”
小鼻涕习惯性的但是了。
“但是,已经花了六千万两白银。”
朱棣悄悄弯起宽大袖袍内的手指,大致算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