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一带,这几年有什么变化?”
“你们跟我详细说一说。”
众人一愣,向朱高彻一五一十的汇报了江浙的百姓生活的经济。
一炷香时间后,大致说完。
这下,朱高彻愣住了。
蒸汽汽车还没有传到南方来??
铁路,公路都没有?
怪不得,他们一个劲儿的反对改革。
要是让他们亲身体会到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便利。
估计就离不开了。
自从发明了蒸汽车后,什么厂房建设,什么招工之类的,都交给了李克用。
当然,账本在媳妇儿杨婉儿手上,避免李克用贪污了。
因此,蒸汽车等工具在大明发展到什么地步,他都不大清楚。
看来,自己这个甩手掌柜当得过头了,朱高彻摸摸鼻子,惭愧了。
“你们啊,在江浙地区待久了,眼界太窄。”
想了想,朱高彻继续:“这样,本王邀请你们去山东,也就是本王的藩地看看。”
“相信你们参观之后,再也不会反对改革了。”
朱高彻喝一口茶,笑着道。
众人一愣,什么叫去了山东就再也不会反对改革了?
山东有那么好??
他们可不信。
“殿下,莫要说笑,江浙地区一向是大明的赋税重地。”
“每年国库三分之一的收入,都来自江浙。”
“这里就是大明最为富庶繁华的地方,去了山东,有什么?”
其他官员接着道:
“殿下,山东我两年前也去过,可是比南京差远了。”
“是啊,我也去过,前两年还闹灾,死了不少人呢。”
“去了,也只会让我们更加反对改革。”
这些人七嘴八舌道。
如今改革派与反对改革派的争斗已经放到了台面上,说话也没什么顾忌。
得,这些人都out了……朱高彻笑道:
“岂不闻,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如今的山东,不,应该说,如今的北方,已经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眼见为实,本王说什么估计你们都会怀疑,参观之后便知一切。”
众人抬头喵了朱高彻一眼,看模样也不像是说假话。
难道,北方真的变化很大?
动摇了。
“不会吧,这才过了两年,变化能有多大。”
“秦王殿下也没必要骗我们啊。”
“山东之前可比南京差远了,不可能在两年之内就赶上吧。”
众人低声议论,拿不定主意。
“好!殿下,我们何时启程?”这时候,一名年纪大的官员道。
声音很是苍老。
他德高望重,算是代表了众人同意了。
“明日启程。”朱高彻回答。
“那好,你们现在先回去,休息整理一下。”
算是下了逐客令。
众人识趣的散了。
“夫君,你又在打什么主意?“
张晴晴从楼上下来,发出砰砰的响声。
朱高彻转头,眨了眨双眼,玩味道:
“让他们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