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奥斯曼的覆灭上
1803年二月,荷兰、瑞士、撒丁三个附庸国,在各国政府和全体贵族阶级投票表决下,并入到日耳曼帝国成为三个自治行省。
当然,对外宣布是全民公投。
这么叫比较好听。
实际上,三国底层的屁民压根没投过选票,有资格投票的最低也是社会名流的层次。
其中,荷兰并入到莱茵大区,瑞士并入到巴伐利亚大区,撒丁王国并入到意大利大区。
这就是这几年日耳曼帝国内阁政府最重大的政治成果。
至于法兰西,理查德倒是不打算让他们并入到帝国本土。
一来,法兰西的民族主义思想太激进了,如果直接吞并为日耳曼帝国本土,即便当时不会出现叛乱,理查德也担心日耳曼帝国开启新的欧陆大战后,法兰西会遍地狼烟。
二来,巴黎政府绝对忠诚于理查德,这也就意味着法兰西王国这个附庸忠诚于理查德,是否吞并为本土意义不大。
不像荷兰,瑞士,撒丁三国,各国政府还保留着很大的自主权,所以趁着和平时期,日耳曼帝国有精力对他们威逼利诱,让荷兰,瑞士,撒丁三国本土化很重要。
这可以让日耳曼帝国更加方便控制这三块土地。
当然,对于荷兰,瑞士,撒丁三国上层社会而言,并入到日耳曼帝国中并没有什么利益损失。
现如今,日耳曼帝国的政治格局是一个法兰西王国附庸国,八个直辖大区。
八大区分别为莱茵大区,巴伐利亚大区,丹麦大区,勃兰登堡大区,奥地利大区(也被称为首都大区,包括摩拉维亚),意大利大区,匈牙利大区,巴尔干大区。
由于巴黎政府的绝对忠诚,日耳曼帝国中央政权对法兰西王国的干涉能力丝毫不亚于本土大区,甚至对法兰西王国执行了异地驻军政策。
也就是将法兰西王国的大部分正规野战部队,迁移到与俄罗斯帝国和普鲁士王国接壤的边境线驻防,然后从其他大区抽调丹麦人和德意志人组成的常备陆军,进入到法兰西王国驻守各地。
也就是说,法兰西王国除了巴黎地区外,其他地区一点本土野战部队都没有,只有民兵卫戍部队。
现在日耳曼帝国的陆军已经不再叫做守备军团,而是更名为常备军团,这寓意着他们今后的作战任务,不再是以防守为主。
毕竟现在的日耳曼帝国已经具备主动开启欧陆大战的资格,哪怕全欧洲都联合起来对付理查德!
当然,理查德还是比较人性化的帮着转移到普鲁士王国和俄罗斯帝国边境线的法军部队,将他们的家眷也送了过去定居,不让法军部队长期跟家人分居,戴了绿帽子……
事实上,理查德在没有解决普鲁士和俄罗斯问题前,是不打算让这些法国陆军离开了,让他们安稳待在边境线充当战争开启后的第一批炮灰,挺不错的。
甚至理查德都不用担心法国佬在开战后临阵倒戈。
一来,这些法军的高级将官都不是法国人,而是日耳曼帝国空降的其他民族的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