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雷,伯格教授的来访确实让我们受益匪浅。”秦凡对马晓雷说。
“是的,我们会继续扩大访问学者项目的规模。”马晓雷说。
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音乐学院的师资国际化建设迈出坚实一步。
访问学者项目进展顺利后,秦凡对马晓雷说:“我们要继续扩大项目规模,下阶段至少再引进3-5位访问学者。”
“我赞同您的意见。”马晓雷说,“我们可以同时联系英国、法国等国的知名音乐院校,争取引进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
“是的,多元化很重要。”秦凡点点头,补充“另外,访问期可以灵活设置,一学期、一年或更长时间不等。”
“是的,我会根据项目需要与专家学者讨论,设计不同长度的访问计划。”马晓雷说。
在马晓雷的积极推进下,音乐学院接连引入了英国的录音技术专家、奥地利的音乐治疗学者等访问学者。
他们为音乐学院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也给学生带来了国际化的学习环境。
“晓雷,访问学者项目已初见成效,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拓展。”秦凡满意地对马晓雷说。
在两人紧密合作下,音乐学院的师资国际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学术研究不断深入。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秦凡来到音乐学院参观校园环境整治工作。马晓雷热情地迎上来:“秦院长,我们新增了不少景观设计,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秦凡走过校园里新建的喷泉广场,点头说:“园林布局得非常好,给校园增添了艺术气息。”
“这亏得有您的亲自指导和大力支持。”马晓雷说。
“环境影响着情怀,建设优美的校园,让师生在其中感受音乐的韵律感,这很重要。”秦凡微笑着说。
“我深有同感。”马晓雷说,“音乐学习需要沉静美好的环境,这能激发学生们的创造灵感。”
“所以校园建设也需要关注功能性和人文关怀,不只是单纯搞景观。”秦凡说。
“我明白您的意思。”马晓雷说,“我们会把珍藏的古琴等传统乐器搬到新广场陈列,让历史文化融入环境中。”
“很好,传统音乐文化的陈设,能让学生感受中华音乐发展脉络。”秦凡赞同地说。
在两人通力合作下,音乐学院校园内承古启新、环境功能兼顾,为学生成长营造了优美激发灵感的空间,也传承了中华音乐文化精髓。
校园环境建设完成后,秦凡非常满意,他认为音乐学院已经初具规模,是时候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了
。一天,秦凡找到马晓雷讨论这个话题:“晓雷,我们的硬件建设已经打下良好基础,现在应该考虑与社会各界进一步合作,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马晓雷思考了一下说:“我们可以举办校企合作项目大赛,面向社会征集音乐教育的创新方案,评选出最佳方案进行合作实施。这可以融入更多社会力量。“
“好主意!这对拓展我们的教育影响力非常有帮助。“秦凡赞同地说。
于是,在马晓雷的组织下,音乐学院举办了第一届校企合作项目大赛。众多企业和社会团体踊跃参与,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音乐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