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有一些人离开,还有一些人睡觉,重映两个多小时后结束,在安保人员护送下,张扬他们来到酒店。
高员员说:“哥,你失恋了?”
“失恋也不能跟着你,我可不愿意当代持,你的事我清楚,哥哥不缺女人。”
张国荣有一些嫉妒,昨晚就几家媒体,现在到场上百家媒体,张扬坐下后,揉了揉眼睛。
“昨晚很累,今天发布会你们问吧,快一些,我要回去看卡夫卡的小说。”
美女主持人问:“导演先生,您看卡夫卡哪部小说?”
“《饥饿艺术家》,名字吸引我,还没看,英文版的,我英文有些差,胡乱看看。”
意大利《晚邮报》记者问:“导演先生,昨晚您为何要突然离开,掌声还没结束,你这样做是要吸引眼球吗?”
“昨晚我很累,不想说话,不想动,就想躺着,我想中途离开不犯法,那么请问下个问题。”
《电影手册》记者问:“您的电影我全部看过,这句话可能会冒犯到您,您是否陷入自我世界中太深,您的电影对观众极其不友好!”
张扬点上一根烟,身体靠在椅子上,他说:
“一个创作者,不是表达自我,他在表达谁?”
“陷入自我世界,并不可怕,这个世界每个人都在说自己的话,我拍的电影可能在筛选观众,看不懂的人可以不看,我想全球60亿人,有600万观众,他们的思想,看待社会的目光与我相似。”
“这些人看我的电影,喜欢就可以。”
“任何人都不会让所有人满意,任何电影也是,费里尼《八部半》上映时,意大利观众也在谩骂,《甜蜜的生活》上映,宗教,观众,社会都在谩骂费里尼,当费里尼去世后,人们会怀念他。”
“尊前作剧莫相笑,我死诸君思我狂。”
“正如《筋疲力尽》中的台词:成为不朽,然后死去。”
“还是做自己。”
“好吧。”
现场爆发出热烈掌声,他们认为这才是张扬,如果他去迎合观众,那么他就不是张扬了。
“LEO!这部电影很难懂,能否给一些提示?”
“其实我给提示,会影响观影体验,既然你们问,我就说几点。”
“《一次别离》色彩表达,红与黑,你们可以理解一种政府的管理,统治希望稳定,这个社会上,大部分都是保全大部分人利益,牺牲一小部分人利益。”
“我再说就会被屏蔽,还请谅解。”
“导演可以理解成我的化身,陷入到创作枯竭,寻找故乡的人。”
“疯子一般男人,就是我的爷爷,这在《船》中也有表达,我的爷爷是农民,他种地,喂猪,最后死在猪圈里。”
“他喜欢喝酒,我看过他写的流水账,很有哲学意义,我把两个符号化的人物,安排在爷爷身上,诗人李白,哲学家尼采。”
“彩色是现实世界,黑白是梦境,幻想,还有回忆。”
记者问:“女人呢?白衣女人莫名其妙出现,又莫名其妙失踪,她去世也莫名其妙。”
“这是一个符号化人物,我幻想中的初恋,长的白净,短发,清纯,洁白的牙齿。”
“她的出现和消失不重要。”
“你们问其他人吧……”张扬戴上墨镜,他不再继续说。
记者发布会结束,很多影迷围着他索要签名,张扬不喜欢这样的事,喜欢他的电影,就去买DVD,喜欢他的电影,就去买电影票,看电影就好,他不喜欢追星的人。
张扬一个都没签名,此刻他懒得去做这些,回到酒店后,他和贾章柯,杜杰他们喝酒聊天。
老贾的《站台》上映他去看过,这部电影还可以。
伊朗电影《生命的圆圈》不错,这个导演贾法帕诺西因为拍电影,后来被伊朗政府关押起来,柏林电影节上,导演的侄女代替他领奖。
《在夜幕降临前》这部电影也不错,德普和哈维尔-巴登。
“哥哥,你有竞争对手了,哈维尔-巴登演技不俗。”
“我也看了,他演的不错。”
哈维尔-巴登就是《老无所依》中的杀手,这个角色很深入人心。
9月8日。
威尼斯电影节主办方挽留《一次别离》剧组,这部影片获得五项提名。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编剧,评审团奖。
下午。
张扬带着众人到电影宫前,国际影评人协会要给他颁发费比西奖,杜杰调侃着说:“导演,大满贯了!”
“三大电影节费比西奖,也算大满贯!”
“焯!”
走进电影宫大厅时,张扬说:“《一次别离》80%会获得最佳影片,我拿最佳导演几率很小,三大电影节也不会这么轻易让我拿大满贯。”
在领完奖后,张扬叫主办方:“卫星电话,我要打电话。”
“现在快晚上10点,国内恐怕睡觉了。”杜杰说。
张扬拿电话打给老妈:“妈!我获得威尼斯电影节费比西奖,三大电影节大满贯了!”
黄秀英问:“这个费比西奖是什么东西?”
“就是我拿回家的奖状,国际影评人协会奖,也挺牛逼!反正拿三大电影节大满贯,妈!我真是你儿子,厉害不?”
“厉害!厉害,你什么时候回来?”
“11号坐飞机回去,想你了。”
现场媒体差点被笑死,前几天还说不在乎奖项,现在就给自己母亲打电话吹嘘。
这导演的行为,太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