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宋朝不一样,宋朝的御史不属于政事堂管辖,是直属于皇帝的,可现在变成皇帝的直属死盯着皇帝,这不是搞笑吗。
而属于政事堂管辖的谏院,又监督皇帝,难怪大宋的皇帝像孙子一样,处处被人监督。
原本的三权分立变成两权对峙了,这就不是互相制约,而是抗衡了,变成君权与相权的对抗。
三权分立不是西方人的创造,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时代,就已经完善了这制度,这就是三省六部制的由来。
说白了是文艺复兴时,西方人从东方学到的,但后世的舔狗们认为这是西方文明进步的象征。
浑不知在十三世纪,当传教士把东方这些理念带回西方后,是如何震撼西方人的,原来教皇的权利是可以被制约的,这才有了风起云涌的新教改革。
连带着诸侯国政府也开始改革,这才有了后来的西方式议会,至于所谓的罗马长老会,根本就没有史料证明,不过是西方人自己搞出来,不承认他们是从东方学到的三权分立罢了。
欧洲没有历史记载,这是后世觉醒的人们普遍的认知,穷的叮当响的欧洲,造纸术、印刷术要到元朝才传入。
难道要用泥板去记录史料啊,可泥板能保存上千年吗,至于早期欧洲的造纸术,那质量没几年就碎了,哪里能保存记录。
“殿下扩编六部为八部,妾身觉的欠妥了些。”
孟馨的娇羞被韩雪打断,赵昉看向她点头示意着:“继续说说理由。”
韩雪微微颔首,正色说道:“礼、吏、户、工、兵、刑六部,从隋朝开始到如今已经成熟,可这商、农两部列入朝廷最高管理部门,让人有难登大雅之嫌,毕竟担任部里高官的是士大夫,谁愿意自降身份去管理这部门?”
赵昉长叹一声道:“这也是我最头疼的地方,又不能让外行管理内行,可这内行人身份地位又太低,大宋虽然不禁商人,可也没到商人可以登上朝堂的地步,何况还有农人。”
赵昉不是没想过,学后世的那样办专业学校,可培养专业人才可行,要让这些人才步入官场很难。
即便是改革也只能让这些人才当个小官,现实根本不容许这样的人进入朝堂,除非这些人学了专业知识后,再参加科考。
可要是那样有几个人有那精力,士农工商的阶层在这时代是无法打破的,就算是皇帝强硬施行也不行。
你要敢干,人家就敢造反,真以为皇帝就是万能的,多少王朝的颠覆,根本不是后人史书里学的那样昏庸无道造成的。
商纣王真的无道吗?隋炀帝真的无道吗?就拿最近的后蜀孟昶来说,他真的昏庸无能吗?
要真是那样也不会有他被宋军押送往汴京时,蜀中万千百姓夹道哭泣跪送,说白了就是触犯利益阶层后被推翻的。
这些利益阶层,可以无耻的勾结外敌,只要这外敌能保证他们的利益,他们就敢弄死你。
别说你是皇帝,军队就不会背叛你,那是笑话。
别忘了军人数量最多的是草民的儿子,而草民是最容易被人欺骗蛊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