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赵昉后,当然海船会更大更坚固,而且更能利用风力,因为赵昉选择了软帆和硬帆两者结合。
为什么不取消硬帆,那是因为硬帆虽然利用风力不如软帆,但在风力太大时安全性能更高。
海上最难的不是方向,而是气候无常,古代可没有气象卫星,预测气候全凭水手的经验。
软帆在风大时,稍不小心就无法收起来,造成船毁人亡,而硬帆收帆就容易很多,技术也没那么高要求。
“传旨章惇:五艘战船命名为嘉佑级战船,以定远、镇远、致远、经远、济远为五艘战船分别命名。”
没错,赵昉用的正是北洋水师那悲情的战舰名称,他要为那些民族英雄正名,就是用这名称的战船,给小鬼子一记狠的。
至于嘉佑级,那是纪念今年的年号,他虽然已经继位,但这个年号还是没有改变,新的年号要明年开始实行。
这是正常的更迭,历史上新皇继位,也有继续用先皇年号到这一年结束的,他们死了老爹还没改,他自然更不会改。
而且用嘉佑为战船级别,也是对自己老爹的孝心,赵祯在收到消息后果然笑的嘴都歪了。
“着枢密院整顿海军,以每艘嘉佑级战船为主,各配置两艘三千料战船为辅,千料战船各十艘,五百料左右战船各五十艘,组成五支海军编制,人员从沿海禁军和厢军中选拔。”
有了大船自然不能一蹴而就,编练成型的船队才是眼下最重要的,当然这事其实几年前就在筹备,只是现在可以开始成型训练了。
接到命令的枢密院,马上下令福建路、广南东路和广南南路,把这几年建造的战船全部清点,按需要各自编入海军。
随即各大臣马上来到崇政殿找赵昉,商量海军编制问题。
“陛下要组建五支海军,打算如何安排驻扎地?”
海军组建几年前府院就通过了,自然不会在这方面质疑,但驻地在哪里就值得商榷了。
赵昉早有准备,也不迟疑的说:“青岛驻扎一支、上海一支、明州一支、泉州一支、最后一支驻扎在广南东路,升番禺县为广州府、上海为华亭府、即墨为青岛府。”
一次性升了三个府,这是前所未有的事,宋代基本上是以州为单位,府的称呼极少,只有大州才能称之为府。
明州和泉州原本就是府,这跟这两地的重要性有关,北宋的海上通商口岸正是以这两处为最大。
泉州府面向南洋和欧洲通商,明州府面向高丽、耽罗和日本、琉球通商。
耽罗是后世的济州岛,这时候还不是高丽的领土,是一个小国,要到百年后高丽高宗时代,宋朝宋徽宗时期耽罗才被吞并,并被命名为济州郡。
韩琦迟疑一下问道:“即墨升为府可行,只是为何要名为青岛府,臣记的那里只是建了港口、码头和配套的仓储基地,并未有市集成型,依旧是即墨管辖,如今反而名为青岛,是否有喧宾夺主之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