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了,赵盼儿抬起头看向赵昉道:“敏儿的教育要严格一些了,九妹、十妹那样宠她,再大点容易任性的。”
赵昉张张嘴,看到赵盼儿严肃起来的俏脸,明白她的担心不是多余,可自己实在不愿意对女儿严格。
嘀咕了一句“女儿还小”,又觉得没有说服力,三岁看老这话不是说笑的,他很清楚一个人的好坏,其实就是从幼儿时代就养成了。
别以为婴幼儿什么都不懂,最基本的价值观就是在婴幼儿时,被父母潜移默化得来的。
无知的父母认为孩子变坏是在青春期学坏的,其实大错特错,小孩子其实都是在学习父母,长大后固然能学坏,但学坏了也能改。
可要是在孩童时期被父母影响坏的,怎么改都改不过来,这才是古人为何说家教最重要的原因。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一个过字一个惰字,其实已经说明了这中间的谴责深浅。
老师教不好被谴责的罪过浅,因为老师教你的只是做人的道理和知识,而且是以知识为主,道理为辅。
而父母教你的是做人道理为主,知识为辅,传统的儒家思想更重视做人道理,孔子所说的知礼仪而后才学文,体现的正是这种思想。
因此父母家教不严被谴责的更深,这思想一直影响深远,一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都还保留着。
记的六零后的人小时候,被人骂一句没家教,那跟祖坟被人掘了没两样,都是巨大的羞辱。
因为没家教等同于骂你父母是畜生,连孩子都教不好还算人吗。
但越往后面,人们好像越不在意这个了,甚至家教是什么,恐怕都有不少人茫然不知。
赵昉上辈子就属于不懂的那一批人,但这辈子在这环境长大,自然深知家教的重要性,不想日后被人戳脊梁骨,还是要教育好自己孩子。
被赵盼儿盯着,他只好挠挠脑袋说:“以后敏儿的教育的我不插手了,盼儿姐管教她可好?”
赵盼儿轻哼一声道:“少华妹妹出身大家族,这事用得着官家操心吗?只要官家跟两个妹妹好好说说就是,哪有我管教的道理。”
“这这……我管不了妹妹呀,要不……”
“想都别想!”
赵昉还想推卸,可马上就被赵盼儿白眼,韩雪笑道:“行了,柔儿和婉儿那我跟她两说,她两又不是真的任性,只是爱屋及乌,学官家当年宠爱她两罢了,道理讲清了她们就懂了。”
赵昉连忙点头,笑呵呵的说道:“还是雪儿姐最好,我就说嘛,柔儿和婉儿都是好女孩,哪里会被宠坏呢,爹还说我惯坏了妹妹。”
这话刚说完又被人白眼了,这回是韩雪白眼他了:“尽会给自己脸上贴金,要不是太后和两位太妃约束,九妹十妹能上天。”
这话说的大家笑起来,李玉罗轻抚着自己的大肚子道:“看来我这肚子里最好是男孩,要是生女儿,日后指不定被谁给宠坏了,骂名还要我来担,这太不合算了。”
另一个大肚婆曹明慧也接着点头赞同,赵昉顿时哭笑不得,梁洛瑶看着他们互动,更是怀疑这里还是不是后宫了,难道自己来到的是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