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传国玉玺
贾玦站在大殿里,看着康平帝一层一层的打开包裹着传国玉玺的黄色丝绸。他很好奇等下康平帝看到传国玉玺时的表情。
康平帝一边打开黄色丝绸,一边还在嘀咕,里面到底是什么?还挺重的。估计是什么金子银子之类的东西,被贾玦留下来专门过来献给自己,康平帝想到。
随着明黄色丝绸被慢慢打开,露出了里面的东西,见里面是一方玉玺,康平帝脸色一变,没想到贾玦把鞑靼的玉玺都抢回来了,这个倒是有些出乎康平帝的意料的。
康平帝拿起玉玺细细端详起来,见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看着,突然发现玉玺的一角缺失了是用黄金补上去的。
轰!
康平帝的脑子一下子震惊了,难不成这是秦始皇留下来的传国玉玺?要知道,传国玉玺历史上在汉朝的时候被太后用来砸王莽,然后磕掉一角,所以才用黄金补上的。
“贾爱卿!这…”康平帝拿着玉玺问贾玦。
“回陛下,臣以为就是这个!”贾玦对着康平帝拱手说道。
康平帝连忙找出印泥,纸张,把传国玉玺盖了上去,拿来一看,果然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要知道,传国玉玺可是用大名鼎鼎的和氏璧制作成的。
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他认定山上有宝,经仔细寻找,终于在山中发现一块玉璞。
卞和将此璞献给楚厉王。然而经玉工辨认,璞被判定为石头,厉王以为卞和欺君,下令断卞和左脚,逐出国都。
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将璞玉献上,玉工仍然认为是石头,可怜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及楚文王即位,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问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痛心啊!”这次文王直接命人剖璞,结果得到了一块无瑕的美玉。
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这就是后世传说的和氏璧。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爱惜,都舍不得雕琢成器,就奉为宝物珍藏起来。
又过了四百余年,楚威王为表彰有功忠臣,特将和氏璧赐予相国昭阳。昭阳率宾客游赤山时,出玉璧供人观赏,不料众人散去后,和氏璧不翼而飞。
五十多年后,赵国人缪贤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购得一块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经玉工鉴别,此玉就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赵惠文王听说和氏璧在赵国出现,遂据为己有。
秦昭王获悉此事后,致信赵王说,愿以秦国十五座城池换取玉璧。赵王慑于秦国威力,派蔺相如奉璧出使秦国。机智过人的蔺相如不辱使命,设计取回玉璧,送回赵国。这也就是完璧归赵的典故。
秦灭赵以后,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入秦国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从此从历史记载中消失了。
后来,据传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成传国玉玺,成为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
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玺屡易其主,辗转于历代帝王手中。
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
玉玺由此失落。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这个传国玺奉上。传国玉玺复归秦。
秦子婴元年冬,沛公刘邦军灞上,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及高祖诛项羽,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刘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堂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
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更始帝刘玄三年,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国玺易主刘盆子。后刘盆子兵败宜阳,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
后来传国玉玺几经流转,到了元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
继而北伐,元廷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明初,太祖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此时,康平帝激动的无以复加,满脑子都是传国玉玺四个大字。
其实,如今康平帝已经是大顺的皇帝了,有没有传国玉玺说实话对康平帝影响不大,但是最起码能够向那些不忠诚于大顺的人显示一下大顺的正统。
而且,康平帝登基这么多年,太上皇一直和康平帝明争暗斗,所以需要用传国玉玺所带有的特殊意义来为自己正名。
此时此刻,康平帝恨不得现在就拿着传国玉玺去找太上皇,给他看看,他找了一辈子的传国玉玺,被康平帝手下的人给找到了。康平帝就应该是正统。
“爱卿,这件事还有谁知道?”康平帝看向贾玦。
“回陛下,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臣谁都没告诉,如今只有陛下和臣知道。”
“好!爱卿为大顺立下大功,待朕和太上皇商量之后就给爱卿封赏。朕让蒋守安带着爱卿去下面休息一下,朕去找太上皇。”康平帝对着贾玦说道。
“蒋守安,滚进来,带着武安侯去休息,记住了,好生安排,不要怠慢了贾爱卿。”说完康平帝就拿着传国玉玺走了。
到了龙首原,还不等小太监进去通报,康平帝就闯了进去。
“父皇!父皇!大喜!大喜啊!”康平帝走进太上皇寝宫,就开始大喊大叫!
“皇帝?你怎么来了?什么大喜?”太上皇疑惑的看着康平帝。
“伱们都出去吧,夏守忠,你看住外面,要是有一个人进来,朕要了你的脑袋!”康平帝硬气了一把,对着太上皇寝宫的一众太监宫女说道。
夏守忠看了看太上皇,太上皇对着夏守忠摆了摆手,随即所有人都退出了寝宫。
太上皇知道,康平帝这么说肯定是有大事,还是那种不能让别人听到的大事,不然不会这么说,索性也就给了康平帝一个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