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资明 > 第十一章 群臣逼谏

第十一章 群臣逼谏(2 / 2)

 推荐阅读: 娱乐:前女友热芭,开局百万炒股 咸鱼的成长之旅 我在水浒招贤纳士 四合院:开局拿下秦淮茹 失语者在霍格沃茨 相亲当天,我闪婚了千亿富豪 华娱2000,大唐诗仙! 人在泽塔:云养怪兽 万界大乱斗:鸣人VS斗罗唐三! 福宝三岁半,五个舅舅团宠我
最新网址:hbcjlp.com

王守仁这位后世名震天下的王阳明心学创始人,于四人请辞后,第一个站了出来上奏:

“臣有本!”

“宦官刘瑾、张永、谷大用、马永成、丘聚、罗祥、魏彬、高凤八人,借陛下隆宠肆意妄为、蒙蔽圣听,现如今此八人已危害朝政如赵高、蔡伦在世,臣恳请陛下将八人斩立决!”

短短几句话后,王守仁再一次跪回了原来的位置上,等待正德皇帝的决断。

王守仁的奏本当然不会是如此简单的几句话,但朝堂上一般情况下只会言简意赅的概述一下自己奏本的内容,王守仁奏本当然也是和严嵩的奏本一样,是一本引经据典的模范奏本。

在刚烈的四位老臣与王守仁的带头下,群臣如同雨后春笋一般,轮流站出来上奏,

其中当然包括了今年才成为进士的状元顾鼎臣与二甲第二名的严嵩,他们二人也拿出了自己的奏本上书。

“臣有本!”

“臣今日得知京师附近流民增多,臣多次询问流民为何流离失所,多是因为刘瑾等人放纵自家亲信,为祸地方而导致。”

就如同杜勇所说的那般,哪怕是刚刚入朝为官的顾鼎臣,也会将流民之过归结于八虎头上。

“臣有本!”

“宦官刘瑾昨夜不顾京城百姓之安慰,指示东厂千户杜勇于昨夜宵禁时刻带一名乐籍贱人,迫害强城门守卫开门后强行走出出宣武门。”

“望陛下明鉴!”

相较于其他大臣上奏各种虚而大的事件,严嵩检举刘瑾放纵下属无视宵禁这件事情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只不过现在并没有人真的关心严嵩这个新科进士所说的话。

等严嵩成为一代权臣后,可能才能说东就是东,说西就是西吧。

一时间整个朝堂内除了内阁大臣李东阳等极少数老臣依旧跪在一旁一言不发外,其余大臣基本上都进行了自己对“八虎”独到的批判。

一时间八虎一会被群臣称之为赵高、蔡伦,一会又被群臣比做张让、高力士,更有甚者直接将八虎定义为前不久祸乱大明朝纲的王振!

群臣在给八虎定罪的同时,还提出了自己的处置八虎的处置意见:

有的要求流放八虎、有的要求对八虎斩立决、更有甚者要求八虎应该被处以极刑凌迟。

“臣乞骸骨!”

“臣请辞!”

除了对八虎的批判外,不少大臣也紧跟四位重臣的脚步,拿出了自己的请辞奏折。

在群臣如同惊涛骇浪般的声音浪潮中,正德皇帝的脑子彻底乱了,他也不知道现在自己该做什么好。

正德皇帝如今满打满算也不过十四岁出头,他哪里知道这种场面该如何是好?

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本就应该贪玩好动、本就应该喜欢身边一切有趣的事物,而不是天性就懂得朝堂上的尔虞我诈。

十四岁的正德皇帝面对群臣逼谏不慌乱才奇怪。

正德皇帝的记忆中,只知道父亲是个人人称赞的好皇帝,也是个对自己不管不顾只知道处理朝政的坏父亲。

但正德皇帝自认为自己是流着大明最光荣的朱家血脉,他要完成太祖当年的口号——“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也要继承父亲临终前对自己的要求——“当一个为大明苍生付出一切的好皇帝”。

正德皇帝再不懂事也知道,想要完成以上两个目标,必须有台下这些文臣们,与自己一并齐心协力共创大明辉煌。

正德皇帝看着台下乱糟糟的朝堂,又看向跪在群臣最前面的九人,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正德皇帝站起了身,向台下群臣中与正德皇帝关系最好的九人走去。

正德皇帝想起了父亲弥留之际对自己说过的话:“照儿,为父命不久矣,将来有任何不明白的事情,都可以问刘健、谢迁、李东阳,此三人才是大明中兴最大的功臣!”

“为父只不过是沾了三人之光罢了。”

耳边回响起父亲遗言的正德皇帝,一步步的向三人走去。

当正德皇帝起身的瞬间,群臣就安静了下来,正德皇帝也直接走到了当朝首辅刘健身前,用略带颤抖的声音对刘健说道:

“刘太师可以告诉朕是哪里做错了吗?为何要辞官而去,难不成朕不及父皇甚远?”

正德皇帝一边询问刘健,一边试图将这名跪地不起的老者扶起。

不论正德皇帝如何试着搀扶这名如今的内阁首辅、太子太师,刘健也一言不发,只是俯首在正德皇帝脚旁,一言不发。

平日里力可抵虎豹的正德皇帝,却在这一刻怎么也扶不起这名俯首的垂垂老者。

无力扶起刚硬不屈的刘健的正德皇帝,只能转身去扶一旁另一位执意要请辞的谢迁:

“谢太博,平日里您最喜欢指点朕经学要领,可否于今日告诉朕朕该如何是好?”此时的正德皇帝语气中已经带有一丝丝无助和难以察觉的哭腔。

谢迁本身就有些心软,年幼的正德皇帝用带有近乎于哀嚎的声音求助于自己,更让谢迁有些于心不忍,可谢迁看着身旁长跪不起的两位内阁同僚,一时也强行心硬起来。

八虎不除,朝纲难正!

两位内阁重臣自进入奉天门后,除了臣请辞外的三个字,没有说任何话。

不止是他们二人,三名顾命大臣与六名六部尚书,也都是惜字如金,除了四人表示要请辞外,没有说过任何话语。

这一刻的正德皇帝像一个无助的孩子,轮流走到九位重臣的面前,询问自己该如何是好,可这九人却没有一人回答正德皇帝。

自正德皇帝起来后,奉天门内的所有大臣都没有再说过任何一句话,整个奉天门内除了正德皇帝那无助的求助声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声音。

问无可问的正德皇帝,再一次扭头看向了位于龙椅旁不远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岳,

“王伴伴,你可知为何会这样?朕到底该如何做才好呢?”

正德皇帝现在已经不知道到底该做什么好了,甚至开始询问起了一个太监宦官。

就在王岳准备开口回答解开正德皇帝的疑虑,顺便增强自身在正德皇帝心中的地位之际,李东阳开口了。

虽说现在群臣为了处置八虎而与王岳这名太监达成了暂时的共识,

但群臣也不希望看见第二个王振出现在大明朝纲之中。

“臣以为,是臣等愧对于先皇,让臣等无颜再见陛下,特此请辞归乡。”李东阳抢在王岳之前对正德皇帝说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