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就吃呗。”王资指了指锅中的羊蝎子说道。
“好。”正德皇帝也不忌讳,直接伸手就抓起来一块羊骨学着王资的样子开啃。
“公……”八虎中的几人准备提醒正德皇帝羊蝎子可能有毒,但看正德皇帝今日举动,几人又不敢提醒了。
正德皇帝与大部分大明的达官贵人一样,吃各种动物的肉食时,只吃动物的纯肉部分,一般是不吃带骨头的部分。
娴熟的屠夫可以将猪羊的各个部分的肉都完美的与骨头分离,富人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买带骨的肉的,
这里就涉及了华夏传统文化中对不同动物不同部位肉的高低贵贱的品鉴,
正德皇帝也是第一次粗俗的抱着一块骨头为主、肉为辅的羊蝎子啃食。
羊蝎子这种食材不能优雅的用筷子入口咀嚼,只能像现在这样抱着、像野兽一样啃食,
这种吃法如此不雅的食材肯定不是什么高贵的食材了。
正德皇帝就能吃很多了,比王资都能吃。
二人你一块我一块,很快一锅将近十斤的羊蝎子就被二人分食了。
十斤羊蝎子其实并没有多少的肉料,基本上都是大骨头块。
两人吃完后,在王资的带头下,正德皇帝也学着王资的样子,吸吮起了手指上残留的羊油汤汁。
“好吃!”二人吃饱后,正德皇帝对这锅羊蝎子的味道下了定义。“这天寒地冻的,吃完全身暖呼呼的,很是舒服。”
王资则是将一大盆骨头块抬到了后厨,又重新回到了火炉旁。
正德皇帝与杜勇坐在火炉旁的木凳上,等着王资的归来。
从正德皇帝进来东海酒楼后,杜勇就一直呆若木鸡的坐在王资与正德皇帝的身旁,一眼不发的看着正德皇帝与王资吃羊蝎子。
至于随正德皇帝进来的八虎,则是站在三人一旁,连坐下都没有坐下。
“王掌柜的,你那千金的杀局,还设不设了?”正德皇帝见王资一坐下,就向王资问道。
“怎么?今日又想出来新破局的方式了?”王资将双手伸向火炉,都不看一眼正德皇帝就回复道。
“那就和本公子上楼,本公子今日一定能解开你这个绝世杀局,拿走的千金赏金。”正德皇帝自信满满的说道。
“那就走呗。”王资拿出一个长长的钳子,从火炉中抽出一个盛放有石炭的火盆,就向东海酒楼的二层厢房走去。
王资是上去了,正德皇帝却没有第一时间跟上去。
“东厂千户——杜勇!”正德皇帝见王资已经走上了二层,转身对杜勇说道。
杜勇虽刚刚在饭桌上有些呆呆的,但不代表杜勇真的呆呆的。
杜勇知道自己还没有正式面见过正德皇帝,而此次正德皇帝微服出访却曝出了自己这个牌友的真实名号和职位,
更重要的是,正德皇帝今日的行程自己这个刘瑾一党仅次于刘瑾的二号人物都不清楚,那就代表正德皇帝绝对是发现了之前微服出行的端倪了。
“臣在。”杜勇拱手向正德皇帝回应道。
“今日你和这八位伴伴,都留在这东海酒楼一层,没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等上楼。”正德皇帝换上了一张杜勇从来没见过的正经脸,对九人吩咐道。“违令者,先斩后奏。”
语毕,正德皇帝一甩衣袍,就走向了东海酒楼那通往二楼的楼梯。
正德皇帝今日才不是单单为了一个绝世杀局来找王资破局的。
正德皇帝走上二层后,在场的八虎也终于有机会将紧绷的神经微微放松,找了几个东海酒楼一层的长凳,分别坐了下去。
“刘爷,那个被圣上称为王掌柜的人,靠不靠得住?”八虎中的高凤向刘瑾问道。
“靠不靠得住?谁知道呢?”刘瑾不咸不淡的回了一句。
就像刘瑾要在王资将自己捞回来后,必须给王资一大笔好处来收拢自己手下人的人心一样,
王资在短期内也必须忠于刘瑾才能服众,
一个对自己上司反叛过的人,又有谁人敢当他新的上司?
刘瑾的表现看似平淡,其实是对王资的一种信任,刘瑾不相信王资敢在现在这个节骨眼背叛自己。
刘瑾表现的越平静,其余七虎就越抓耳挠腮,担心刘瑾会借着王资的势彻底将他们七人踩在脚下,
事情最终的结果只有楼上的那两个人谈话结束后才可以知道。
八虎与杜勇只能静静的坐在东海酒楼一层,等待正德皇帝与王资谈话的结束。
东海酒楼的那间正德皇帝常来的二层厢房,也被王资改造了,里面有一个通烟囱的大火炉。
王资将燃烧着的火盆塞入二层厢房的火炉中,为厢房内提高温度。
等王资将火炉调试好的同时,正德皇帝也恰好进入了厢房之内。
今日正德皇帝不打算被王资牵着鼻子走了,他要主动掌控谈话的主动权,
而且正德皇帝今天也不是来破解王资的那个绝世杀局,是为了别的东西。
正德皇帝一进入厢房后,就先入为主的向王资说道:
“《说苑·政理》中有一句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本公子怎么感觉眼见的不一定为实?”
“王掌柜你觉得本公子什么时候看的是实的,什么时候看的是虚的?”
正德皇帝看似只是说了西汉刘向散文中的一句名言,向王资问自己什么时候看的是真的?什么时候看的是假的?
但结合正德皇帝今日的行为,这个问题就是在问王资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是皇帝的。
正德皇帝今日只身与王资谈话,开门见山的又说了这么一段话,王资也明白正德皇帝这句话的真实意图是何意。
其实王资从见到了正德皇帝的突然到访的那一刻,就知道正德皇帝已经知道自己每次的微服私访都是一场场表演了。
“怎么?今日公子不打算做公子了?”王资用问题来回答正德皇帝,然后继续问道:“我这个贱人是不是该给公子来一个迟到的五拜三叩首的大礼了?”
五拜三叩首这种礼节只有在正式场合拜天地君亲师时才使用的礼节,
日常生活中也只有臣见君时偶尔可能会使用,
王资这话中的迟到二字更是点明了正德皇帝问题的答案——我早就知道你是皇帝了。
“哈哈哈,那倒不必。”正德皇帝挥挥手笑道。
“真不必?”王资也随着正德皇帝的笑声而微笑起来。
“本公子金口玉言,还能有假?”正德皇帝的语气中,带有了一丝丝苦涩的味道。“我听你的意思,本公子难不成从来没见过真东西?”
“听公子的口气,难不成你还指望你自己能见到真东西?”王资再一次反问正德皇帝。
“朕就不应该见识真东西吗?”正德皇帝再也忍不住了,将自称改为了更为顺嘴的朕。“欺君之罪可诛九族!”
王资继续不正面回答正德皇帝的话,还是向正德皇帝问道:
“法规要是真有用,还何来的秦汉隋唐、朝代更替?”
“法何时能制约定法之人、行法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