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王资让千户将银子送回京师后,自己就完全闲了下来,天天开开心心的在蓟州镇各处吃喝玩乐。
王资也不忘继续鞭策蓟州镇的总兵大人——王铭几句,
在千户将银子搬走的第二天,王资就找到了王铭。
“王总兵,忘记跟你说一件事情了。”王资一本正经的向王铭说道。
“王钦差,何事?”王铭现在看见王资就肉痛,但还是要装作很开心的样子回答王资。
“我身为钦差巡边大臣,为了更好的满足圣上的想要巡查边境的圣意。”王资清了清嗓子,说道。“决定在这次巡边期间实行首位推荐制度加末尾淘汰制度。”
“王钦差,何为实行首位推荐制度加末尾淘汰制度呢?”王铭有些不解的问道。
王资一脸奸笑的对王铭说道:
“其实很简单,首位推荐制度就是在这次巡边的八个军镇中,哪个总兵给我塞钱最多,我就向圣上推荐他晋升为京官,”
“反之亦然,末尾淘汰制度就是在这次巡边的八个军镇中,哪个总兵给我塞钱最少,我就天天在圣上面前说他坏话,争取让他被抄家。”
“反正我估计你们八个总兵没一个是干净的,锦衣卫的诏狱总能找到你们一点罪行。”
“当然,你也放心,你之前送我的十五万两也不是白送给我的,”
“这十五万两是属于这次八大总兵比拼的门票钱,我会让其他七个总兵都送我十五万两的。”
“即日我将启程前往宣府镇,在我走之前,你将你新准备好的礼品清单交给我就行。”
“放心,我不会告诉别的总兵你送了多少钱的,虽然你是第一家给我送钱的总兵,但你也不会因为先后顺序吃亏,”
“我保证你们八个人的公平竞争。”
王铭一听,看来自己之前送的十五万两根本不能满足王资这个大狮子。
王资也没多说什么,将自己新想出来的薅羊毛方法向王铭公布完之后,就走出了王铭府邸,回到了驿站中。
至于这八个总兵老狐狸中,会不会有人狗急跳墙,直接在军镇就将王资拿下?
王资敢打保票,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如果他们给王资比拼塞钱,按照王资的这个受贿新准则,只会有一家总兵被革职,
八名总兵中,谁会笑到最后可不一定。
但要是他们胆敢对王资这个奉旨寻边的钦差动手,那他们就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那王资需不需要担心逼反这几名总兵呢?
那就更不需要担心了,因为大明天子不是傻子,历代九边重镇的守卫者,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男子。
而他们的全部家属,都被圣上牢牢把控在京师范围内,寸步不可离。
除非这些男人真的愿意放弃自己在大明朝内的总兵之位,加上在京师里全家老小的性命,否则他们不可能因为王资肆意索贿就去诛杀王资。
更重要的是,王资提出的十五万两的入场费,并不是他们几个位高权重的总兵拿不出来的银两。
大明九边重镇,各个都在私下与蒙古、女真各部贸易,
身为一镇长官的总兵大人,能不从这些贸易中分一杯羹吗?
他们能掏不出来区区十五万两吗?
就连王铭大张旗鼓的“凑钱”,其实也是王铭在试探正德皇帝到底会不会纵容王资贪腐。
试探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结果就是正德皇帝完全不理会王资嚣张无比的贪腐行为,
这也很明显的表明了,王资的圣眷可不是贪腐几十万两银子能动摇的。
有了王铭试探之后,之后的七个总兵应该不会再试探王资的圣眷程度了,
这八个人只会乖乖的内卷凑钱,养肥王资的金坷垃工厂。
他们八人多年的赃款,也会在经过王资这波收购后,成为大明工业化的基石之一。
王资在蓟州镇内的每一次吃喝玩乐的活动中,都不忘带着他那个用石墨笔记载了所见所闻的小本本。
王资在将整个蓟州镇都摸透了之后,就带着焦芳与锦衣卫护卫们,向第二个巡边城市——宣府镇前行。
在临行前,王铭也将自己翻箱倒柜凑出来的礼品清单交给了王资。
王铭知道,王资说的首位推荐制度中的提拔不一定是真的,但末尾淘汰制度中的撤职十有八九是真的。
就算不撤职,王资天天在正德皇帝面前说王铭坏话,王铭也遭不住。
对于一个手握军权,但没有足够粮食产地支持自己自立的总兵来说,
只要军镇一日还需要中央发粮食度日,军镇的总兵就要客客气气的讨好京官,
王铭也只能挥泪在王资离开前,又凑出来价值大约五万两银子的礼品,送给王资。
王资在安顿好这五万两的去处后,就喜气洋洋的迎着腊月寒风走上了前往宣府镇的路上。
这几天大明还是一日未见雪花,王资行驶的官道因此也畅通无阻。
弘治十八年、
腊月二十二、
在大明的部分地区中,这个日子被称为小年,是一年中比较重要的日子。
金坷垃工厂区中,有几个负责烧锅炉的男人,正在辛勤的将一铲子一铲子的煤炭加入烧“水”的锅炉中。
“你们说咱们整天用煤烧煤是在干什么呢?”一个年轻的流民农夫向身边的同事问道。
“不知道,王大善人说了,每天只要站在这里给这个大锅里放煤炭,就能有饭吃。”一个相对年长但也不超过三十岁的男人回答道。
“别管那么多了,王大善人给口饭吃就行了,总比饿死了强,问那么多干什么。”另一个舞铲的男人停下了铲子,对提问的流民农夫回答道。
“聊点开心,听说今天小年夜,王大善人让伙夫们给所有人加了道菜。”又一名锅炉工加入了聊天话题。
“加了道啥菜啊?”一说起吃的,一名新的锅炉工也加入了话题之中。
“一道硬菜,听说是猪肉做的。”锅炉工甲说道。
“猪肉?咱们每周都能吃一顿猪肉菜,这有啥新鲜的。”锅炉工乙说道
“对了,那道菜叫啥名字啊?”锅炉工丙说道。
“好像叫九曲十八弯转转肠?”锅炉工甲挠了挠头回答道。
“你连菜都记不住,就别胡说名字了。”锅炉工丁冷嘲热讽锅炉工甲道。
“我不知道你知道吗?”锅炉工甲有些不爽的说道。
“我当然知道,那道菜叫九转大肠!”锅炉工丁十分自豪的说道。
流民真不愧是王资最喜欢的劳动力,
就是这么好满足,只需要一周一两顿的肉菜,就能吸引走这些苦难人民的全部注意力。
他们完全不关心他们身边已经不知道多少甲乙丙丁的工友,已经因为操劳过度而死于非命。
他们只关注今天加的这道菜叫什么,好不好吃,是不是荤菜,能不能给家里的孩子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