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正德元年、
二月二十日,
这日清晨,所有被正德皇帝下旨外派到各地的年轻官员们,仿佛像是提前约定好了一般,从京城的各个城门涌出,向他们被委派的城镇前行,
他们并不是孤身一人前往大明各地,而是跟随有几名负责传递消息与监督他们言行的锦衣卫与他们一同出行,
这些锦衣卫都是在王资的建议下,由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西厂厂公谷大用、东厂厂公张永以及几名类似于杜勇的千户们,共同精挑细选出来的非世袭锦衣卫。
按照王资的说法,那就是世袭的锦衣卫关系错综复杂,不少都和一些官员小吏有过婚配联姻关系,
为了防止这些锦衣卫与各地氏族串通,还是选择一些穷苦出生的锦衣卫较好,
品尝过年轻新官员带来的红利的正德皇帝很爽快的赞成了王资的提议,
王资也和这些人一样,在这一日清晨带着沐儿和几名锦衣卫出了宣武门,
王资现如今已经是锦衣卫百户大人了,更重要的是王资是正德皇帝身边一等一的红人,
所以王资身边的这几名锦衣卫是王资自己挑选的,
正德皇帝也不介意王资带几名亲信离开京师,反正到了大同府后,有总兵王勋限制王资。
王资别看一直在刘瑾的重点关注下,但也依靠自己过硬的钞能力,培养的几名亲信。
王资身边的这几名亲信都是因为贫穷而备受欺辱,而且都是清一色的孤儿,
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在王资的钞能力与权势支持下,为了一己私欲报复了很多当初欺辱过自己、甚至害死自己父母的人。
大明京师内因为贫穷而被欺压到父母双亡的孤儿不要太多了,王资短短半年就找寻了十来个这样的成为自己的亲信。
出了京师的王资也没有直接走上京师外那条前往大同镇的官道,而是带队向金坷垃工厂区前行。
到了金坷垃工厂区外围三五百米处,王资就看到了几十个在工厂区门口等待王资的工头与他们近百名的家属。
王资对着那些工头们挥了挥手,那些工头就带着他们家属向王资的车队走来,
而王资看见,在向他走来的流民队伍中,多出了很多不是自己指定的流民。
等到这些人走到王资车队前后,那些不是王资指定的流民就齐刷刷的跪拜在了王资车队面前。
“王大善人不要走啊~”
“要走也要带上我们啊!”
“王大善人不要抛弃俺们……”
五花八门的方言与哭泣声,从这些跪倒的流民口中喊出。
“韩工头,怎么回事?”王资向领头的工头问道。
“王大善人,您要离京去大同府的事情已经传开了。”韩工头答道。“大家舍不得您离开,就集体来请求您不要离开。”
“快遣散他们,告诉他们我过几个月就会回来了。”王资吩咐了几句后,就带着队伍向大同镇方向走去了。
可不论工头们怎么劝阻流民不要挽留王资了,还是有无数的流民向王资的背影跪拜,祈求王资留下来。
流民流民,既是流又是民,
他们都是从一地被迫驱逐的民,
而他们为何被一地驱逐?
无非是农税因为小吏而加倍上交,土地被当地士绅巧取豪夺,
辛辛苦苦一整年,明明风调雨顺的大丰收,却到最后没有一粒米进入自己和家人的肚皮。
当他们在老家辛辛苦苦一整年后却没有收获,劳动与收获完全不成正比的时候,
王资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将他们从随时可能会看不见明天太阳的深渊中,拉回了衣食无忧的阳光下,
虽说王资的金坷垃工厂区的日子比在老家务农的日子工作量大好几倍,但是最起码在这里不会被小吏欺压,也不会过上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更不用担心自己家的儿女被地主抢夺过去但书童小妾,
什么?大明朝还有强抢民女的士绅?
当然是多到数不胜数了。
这些在家乡保受欺凌的流民们,如今都追随着王资的脚步,跟在王资身后,祈求王资留在京师。
因为他们不敢赌,他们不敢赌下一个金坷垃工厂区的领导者,是不是还是和王资一样愿意给他们一个衣食无忧的生活,
他们永远不知道,是他们的双手与他们的劳动换取来了他们衣食无忧的生活,
这些目不识丁的大老粗们,和大明的所有普通百姓一样,都以为是青天大老爷才让他们过上的好日子。
没有一个火炬一样思想指导前,这些愚民永远都是愚民。
王资并没有和沐儿一起乘坐马车,也没有和锦衣卫一样骑着高头大马,
而是和身边他点名要带走的几十名流民一样,脚踏实地的走在前往大同府的官道上。
随着王资带人行走的渐行渐远,强行追随王资身边的流民也越来越少。
终于,在王资一行人走出十来里地后,王资身边再也没有希望挽留王资的流民了。
这次王资没有和巡边时一样走走停停了,而是带着队伍用最快的速度向大同镇方向前行。
在这七百里左右的路程上,王资没有在马车上坐一刻钟,全程和上百名流民一同一步一步的走着。
上百名的流民中不少还是妇孺,而且还要考虑会不会有不长眼的匪徒来劫道,导致王资一行人每日只能前行五十里地左右。
三月八日,王资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大同镇附近,
一名锦衣卫一马当先,向大同镇方面通报王资的到来,让他们派人来迎接王资。
等到王资带队走到大同镇城门口时,大同总兵王勋就带着几名亲兵出来迎接王资了。
“恭迎王钦差,没想到王钦差又光临大同府了。”王勋用带有苦笑的表情欢迎王资道。
虽说几个月前王龙帮王勋出了不少给王资的孝敬钱,但王勋自己家也是大出血,
现在王资这个抽筋拔骨的“财神爷”又来大同镇了,王勋也只能硬着头皮来迎接王资了。
王资走到苦瓜脸的王勋面前,拍了拍王勋的肩膀说道:
“放心,王总兵,”
“咱这次来大同镇不会和你要一文钱的,”
“咱这次来是帮你建设大同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