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的视线顺着她的眼神看过去,也发现了郑宴清。
“诶,小阿清还能听懂这些吗?”
郑宴清头也不抬地说。
“消费者不知道石榴的品质差别,只看价格,那我们就突出石榴的品质差别不就行了?总不会有人喜欢吃差的不喜欢吃好的吧?”
苏晓君看了一眼他,只觉得小孩子还是涉世未深。
“有很多人,他们愿意去买更一般的石榴,是觉得石榴只是一个水果,味道都差不多,钱总是要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郑宴清似懂非懂,看着苏晓君,对方朝他露出了一个微笑。
“你现在还小,不明白也没关系。”
什么还小?他都十岁了还小?晓君真是瞧不起人。
苏晓君拍拍他的肩膀。
“你坐了一路的车了,去休息一下吧,我和村长谈好了咱们再走。”
“不。”
郑宴清坐在原地,他坐了一路的车,苏晓君还开了一路的车呢,怎么不休息?
看着这倔强的人儿,苏晓君最后也没强硬地赶人走。
“那好吧,我先跟村长谈事情,你有问题就记录下来,我后面慢慢跟你解释,行吗?”
“嗯。”
郑宴清点了点头。
她转头对村长道。
“刚才阿清说的话虽然不是太成熟,但还是有道理的。咱们可以专注于咱们的质量,至于价格这件事,在石榴上稍微降一点,咱们也可以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
村长立马就来了兴趣。
“这是什么意思?”
苏晓君从包里拿出一份邮件。
“您看,这是我写的策划书。”
村长双手接过,旁边的郑宴清视线也被这策划书吸引。
苏晓君在村长一边看的时候,一边给他解释着。
“这份企划书,是我和我同学一起写的,这种认养模式,现在在国内的实施还不多,咱们村子虽然远,但现在车都能开到村口,还是很方便的。”
她用了两个小时,为村长解释了什么叫认养模式。
做一个应用软件,消费者在软件中通过线上认养,能够有独属于自己的石榴树,村子里的村民们通过培训,每月为自己管理的石榴树拍照,上传到认养群,让消费者能够亲眼看见自己认养的石榴慢慢长大。
石榴成熟后,村里会举办丰收节,消费者经过几个月的浇灌,可以以市场折扣价买到软籽宝石石榴,还可以凭借软件内登录身份参加丰收节,村里准备上土特产的礼物。
这样村里的旅游业会被大力带动,收入远远超过了石榴折扣的那些钱。
村长听完后拍手叫好,只觉得这个计划简直是天衣无缝,但就在他高兴得时候,苏晓君又道。
“不过这还只是个计划,咱们前期得耐得住寂寞。”
“哦?”
村长疑惑了。
“做一个这样的程序并不难,但也不是这么轻易就能顺利运转的,咱们还要征求村民的同意。”
一听她这话,村长嘴又咧开了。
“这都不是问题,咱们村子里的乡亲们都很配合的,你放心吧,只要是能让大家生活过得更好,大家都愿意去做。”
听到村长这样说,苏晓君也笑着点头。
“那好,我先让我的学长过来,咱们商量一下软件开发的事情。”
一旁的郑宴清一听,猛地抬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