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秦砖
两人决定,去阿房宫看了之后,就回长安去劝说郑经。
到了阿房宫遗址,两人都有些愕然,眼前居然是农田,十多户人家居住在农田之间。
虽然知道阿房宫,是有记载以来,最大最早的烂尾楼工程,文林怎么也想不到,会是眼前这样。
“这里真是阿房宫遗址?”文林问道。
“渭水以南,与咸阳隔水相望,阿房宫又叫阿城,本来是打算做咸阳的副城,以咸阳为同一轴线,应该是这里没错。”看了看远处的咸阳城,卢仁朂说道。
“过去问一下吧。”
两人坐上马车,向村子走去。
“应该是这里没错,普通村子,道路不可能这么宽。”文林思索着说道。
“不错!”卢仁朂赞同道。
虽然年久失修,杂草丛生,不过还是能看出道路的规模不小,和外面的官道差不多。
有了这个发现,两人心中大定。
“我还以为,这里会有人驻守,没想到变成了村子。”文林感叹道。其实在来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无功而返的心里准备,他以为这里作为阿房宫遗址,很可能官府的军队驻守在这里。
每个城池,都有守城驻军,一般这些驻军,都在城外,阿房宫遗址不正是一个很合适的地方嘛。
“你说对了,很久以前这里是有军队驻守,不过后来都驻守在长安附近。”
“老人家,这里是阿房宫所在地吗?”进了村子,两人下车,找到一个晒太阳的老人询问。
“是啊!两位公子也是来凭古吊今的吗?”老人有些拘束的问道。
“正是,不知道在哪里可以见到?”卢仁朂问道。
“我带你们去吧,就在村子后边。”
“有劳!”
“没事,没事,村里难得来客人,我这把老骨头,活动活动更好。”老人咧嘴笑着,露出缺了大半牙齿的嘴洞。
文林明白,老人并不是非要带他们前去,主要还是看住他们,免得做一些危害村子的事情。
如今就是这样,虽然民风淳朴,不过对外人的警惕还是在的,主要是拐子,小偷不少。
“以前老远就能看到,现在塌了,只有走进才见得到,我记得小时候,经常有贵人前来,现在人越来越少了,就连咸阳城都很少有人来看。”老人絮絮叨叨的介绍道。
或许是因为忌讳,遗址附近的大树不少,没人砍伐,所以遮挡了残垣断壁。
岁月无情,大多数遗址已经消失,被埋到了地下,已经很难窥见一丝阿房宫的宏伟,难怪已经很少人来观看。
杂草丛生,显得有些凄凉阴森,无怪乎百姓的房子没有建在这边,正常人一看就会下意识的想要远离。
阿房宫地基和城墙,都是用土夯出来的,随着岁月流逝,风吹雨淋,已经所剩不多,过去千多年,即便当年用木材修建宫殿,也早已腐朽不见,无法知道是不是项羽焚烧,还是后人搬走。
“看这规模,也能看出来,当年这里要建的宫殿群不小。”卢仁朂感叹道。
“你怎么看出来的?”文林好奇的问道。
“这应该是宫殿的围墙,就这大小,就能看出来。”卢仁朂指着只有一人多高的土墙说道。
文林想想也是,能留下的土墙,当然不会是房子的墙壁,那么只能是城墙,围墙。
“老人家,伱们在这里住了多久了啊?”文林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