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河东薛氏
“没错,历史由胜利者书写!史书记载未必真实。”文林带着一丝讥笑说道。
根据事实推断,正史记载的东西,尤其是关于皇帝的,少有真实的。
“这是必然的事情,不过也有秉笔直书的史官,齐国太史兄弟,无惧生死,先后被杀,任然不改史书。”
“那只是个别人,毕竟畏惧也是人的天性,而且以前的史官,人称史家,秦之后可还有史家?”文林面带讥笑的问道。
卢仁朂摇摇头感叹道:“独尊儒术,独尊儒术!”
“算了,那些事情与我们无关,我只是想说,卢兄你可以写一本,也不一定要全写历史,可以是某一朝,或者某一个帝王时期的事情;或者围绕某一个地方所发生的大事,例如阿房宫。”文林摆摆手说道。
“兄弟高见!本来我只有一个模糊的念头,你这么一说,我思路全有了!”卢仁朂高兴的说道。
文人重名,他也不例外,卢仁朂能够想象到,如果自己真的追根溯源,去写这么一本书,虽然不能像那些着经的大儒那么名声响亮,但是影响深远,千古留名,那是必然的事情。
“写史书这一类型,必须有超然的心态,不夹杂个人感情,又不在朝廷,卢兄是最佳人选。”文林笑着说道。
劝卢仁朂写书,也是他一时心血来潮,以前就经常感叹,太多的传承和知识失传,事情的真相,埋葬在历史的尘土之中。
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而且看样子,卢仁朂也很乐意。
“嘿嘿!过了,过了!你说得我都脸红。”卢仁朂嘴里说着谦虚的话,不过那眉开眼笑的样子,还是说明他很高兴。
“对了,我差点忘了正事!”卢仁朂一拍额头说道。
“??”文林
“有人让我请伱吃一顿饭。”卢仁朂说道。
“有什么事吗?以你我的关系,不用那么麻烦,直说就是。”文林问道。
“走吧,反正要吃饭,见一下也无妨。”卢仁朂说道。
“也行!”
“不用看我的面子,为难的话,你直接拒绝就是。”卢仁朂提醒道。
“你先给我说一下,到底何事,我心里好有个数。”文林问道。
“就是你的美酒。”
文林心里暗自想道:“果然!”
“恐怕要让他失望了,白酒产出并不多,长安都不够卖。”
“无妨,去见一下,你直说就是,我也有个交代。”卢仁朂无所谓的说道。
虽然他不知道文林白酒的产出到底有多少,但是他知道在长安最是供不应求,所以文林拒绝,并不奇怪。
吃惯了菜油炒菜,长安城酒楼菜品,文林并不太怎么喜欢,只有糕点和肉食,他觉得不错,主要是村里吃肉的时间不多。
要说最喜欢的,还是羊肉泡馍,虽然一碗羊肉,没有几片,但是烫好啊,一口大缸里面,全是炖了半天的肉汤,油而不腻。喝一碗下去,全身暖洋洋的,非常舒坦,而且物美价廉。
文林没有想到,请客的是个女子,虽然她是男装,不过还是能一眼就认出来。
精致的五官,白皙的肌肤,一张瓜子脸,这是一套衣服无法掩饰的。
据说这种下巴尖长的瓜子脸,舌头比较长,能舔到鼻尖,在接吻和某件事上,能让人体会到奇妙之处。
“文兄弟,这是河东薛氏,南祖房,薛轩然,薛姑娘!
文林文兄弟,想必就不用我介绍了!”
“薛姑娘!幸会!”文林不动声色的笑着打招呼,虽然这姑娘有些名不符实。
“文公子幸会!多谢公子赏光。”
“薛姑娘太客气了!”
一番客套之后,这才落座。
酒菜上桌,薛轩然率先举杯说道:“多谢文公子赏脸,小女子先干为敬!”
“薛姑娘不用客气,应该是我谢你盛情款待才是。”文林陪着喝了一杯,这些场面话,他还是会说的。
“一起喝一杯,以后大家都是朋友。”卢仁朂也是酒场老手,帮着熟络气氛。
“薛姑娘,下午我还要回村,酒不能在喝了,你我都是卢兄朋友,有事尽管说就是了,能办到的,我绝不推脱。”酒过三巡之后,文林就叫停了,毕竟别人是个女孩。
“爽快,实不相瞒,我想从文公子手里,拿到美酒,我们薛家,运送到河西去卖。”薛轩然脸上已经带了红霞,不过并没有醉,清澈的目光看着文林说道。
“实在抱歉,并非我不想卖给薛姑娘,以卢兄和我的关系,如果可能,我绝无二话,只不过如今长安城都不够卖;你也知道,长安城都是贵人,我可得罪不起,他们购买,我都只能这家分一点,那家分一点。”文林苦笑着摇摇头说道。
白酒产出不够,文林也只能采用这种处理方式,才不得罪人,毕竟大家都知道数量少,而且在稀缺的情况之下,还能坚持不涨价,这也是长安有钱人,对他们满意的地方。
“原来如此,是我唐突了。”
“以后产量高了,我一定第一个告诉薛姑娘。”
“文公子,小女子冒昧问一句,这美酒,是用高粱酿的吧?”薛轩然迟疑了一下,拱手问道。
“正是。”文林爽快的承认当初就没有想过隐瞒,因为最重要的并非原材料。
这么长的时间,相信很多人已经试过了,还是没有出现相似的,出现相似的也无所谓,后世那么多卖白酒的都能共存,如今这点,才哪到哪。
“产出受限,想必是没有足够的高粱吧?”薛轩然又问道。
“不错。”
文林并非没有想过,用其它粮食来酿酒,不过如今老百姓都不够吃,如果自己大量收购,虽然能够赚很多钱,但是长安的粮价,必然会上涨。
要是再遇到一点天灾,这粮食就很少了,到时候会死人的,这会让文林心里无法接受,是自己造成的后果。可以说是昧良心的钱。
高粱不一样,虽然也是粮食,不过它是价格最低,百姓都不爱吃的粮食,只会种植在山顶坡地。
高粱酒畅销,高粱价格自然水涨船高,百姓可以把高粱卖掉,换取其它粮食,不说能赚多少,至少不会亏。
“我拿高粱来换,不知道可不可以?”
“这到是可以。”文林点点头说道。
如今北方主要的粮食粟(小米)、麦,豆和黍(黄米),高粱相对要少一些。想要大量收购高粱,需要人手不少,如果有人愿意帮忙收购,当然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