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还有一人,杜伏威的义子阚棱,官职越州总管,左领军将军。
杜伏威只有一个儿子,名叫杜德俊,目前才十八岁,所以并没有多大作为,反而是他这个义子阚棱,是他的左膀右臂,跟随一起来了长安。
杜伏威有三十多个养子,不过只有王雄诞和阚棱最厉害,他进京的时候,留下了王雄诞掌控兵权,辅公佑处理政务,结果王雄诞被辅公佑用计杀了。这些消息已经传到了李秀宁这里。
“我们不用太着急,赵郡王李孝恭,怀州总管黄君汉,河南道行军总管李世绩,还在调兵。”李秀宁说道。
“辅公佑狼子野心,吴王以前就没有给他兵权,想不到我们一走,他就暴露了野心,还害死了大哥。”阚棱气愤的说道。
阚棱身高比文林还高一点,用的是双刃陌刀,他这武器是三尖两刃刀和陌刀的结合体,刀身长而宽,看上去比文林的偃月刀还要吓人。
“不安分的人,始终不安分,出事也是迟早的事情,将军不用生气,等大军一到,就能给王将军报仇。”李秀宁宽慰道。
“公主放心,军中多是末将旧部,末将相信,他们不会一心跟着辅公佑送死的。”阚棱抱拳说道。
现在的男人,都留胡须,尤其是武将,很多络腮胡,就像影视中张飞一样。
长成这样,还很有迷惑性,你要是把他们当作有勇无谋的人,那就错得凶。
“嗯,我就期待将军大展身手。”
李秀宁一领兵,气质就变得英姿飒爽,因为她是女人,又不缺乏亲和力,很容易就让人信任。
一千人全是骑兵,所以走路路,速度反而没有水师快,李世绩已经打到丹阳附近。
这还是文林第一次见到军神李靖,瓦岗军师徐茂公。
虽然有些东西是虚构的,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在文林心目中的形象。
李世绩才刚刚三十,没有道士的出尘气质,反而神采奕奕,英气勃勃。
李靖则是一个中年人,面容有些消瘦,看上去像一个读书人,就和王绩的形象差不多,不过眼中精光闪烁,仿佛能看透人心。
李孝恭有些发体,这让文林想起一个传闻,据说李孝恭能平定南方,全靠李靖,他本人能力只能算一般,就他这体型,文林就已经相信。
文林就是一个小透明,他很好扮演了李秀宁亲卫的角色,安安静静的站在李秀宁身后。
“慧亮坚壁清野,某以为可出兵断其粮道。”李世绩提议道。
在众人面前,摆放的是一副地图,上面画了不少箭头,从地图上看,文林就忍不住摇头。
辅公佑的地盘,完全就在包围之中,也不知道,他那里来的自信造反,他还以为这是十年前,天下大乱吗?
“将军能否策反慧亮?”李靖望着阚棱问道。
“慧亮是辅公佑的心腹,恐怕他不会反水。”阚棱摇摇头说道。
“强攻不可取,如此一来,也就只能用懋功的计策。”李孝恭说道。
“那就按照李总管的办法,先断了他们粮道。”李秀宁眉头一挑,果断的说道。
“喏!”
“启禀公主,黄州总管周法明,攻打张善安被杀。”正在这时,一名士卒,匆匆到来,传递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周法明怎么会被杀!”李孝恭震惊的问道。
“周总管登上战船饮酒,被刺客所杀,大军已经退后。”士卒介绍道。
“该死!大军出征,居然大意饮酒!死了也是活该!”李孝恭气冲冲的说道。
张善安与辅公佑已经联盟,不过张善安势力不大,所以只出了一路人马,前去平乱。
“周法明固然该死,但是张善安退了朝廷兵马,得防着他攻打我们背后。”李靖提醒道。
“先断慧亮粮道,张善安那边,等父皇从新安排统帅,我们暂时按兵不动。”李秀宁做出了决定。
“赵郡王领兵前去攻打在芜湖,阚棱将军领兵前去收服梁山一带,然后我们再合围丹阳。”李秀宁继续说道。
辅公佑野心不小,辅公祏派兵围攻猷州,又派遣他的将领徐绍宗攻打海州,陈政道攻打寿阳,意图扩大领地。
不过李唐也不是吃素的,几个州都有兵马抵挡。
也正是如此,集中的人马并不多,只有两万多人,其它人马,还在各地作战。
文林并没有出战,他一直保护李秀宁,外面的消息不断传到大营。
从十二月开始,辅公佑的各路人马,就开始节节败退。
安抚使李大亮奉命在洪州攻打张善安,用计招降,又破了张善安的部下,已经把张善安押解往长安。
过完年后,大军合围,与冯慧亮陈当世的舟师三万,在博望山对持,与陈正通徐绍宗率步骑三万,对持青林山。
只要打下这两处地点,丹阳就成了孤城。
“冯慧亮用铁索横江,博望山不好攻打,不如先下青林山。”李孝恭提议道。
“我建议攻打丹阳,丹阳一下,两处地点,犹如无根浮萍,不战自败。”李绩提议道。
“不可!”李靖立即反对。
“丹阳是坚城,十天半月未必能打下来,要是博望山和青林山回头夹击,我们岂不是腹背受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