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让拓跋玉珠带一些中原没有,或者稀少的植物种子,上次就有不少魔芋。
想到魔芋烧鸡,文林就有些馋,魔芋喜欢水分充足的地方,所以种植在水沟边就行。
这是一种不怎么操心的植物,关键产量不低,缺点是生长比较慢,在没有化肥的情况下,两年才能收一季。
除此之外,还有葛根,山药,这两种宜菜宜粮的食物,找到一些种子,种到了山地。
树欲静而风不止,本想安安静静的种地,麻烦却自己找上门来了。
“拓跋氏不是和你熟悉吗?怎么会出兵?”李秀宁不解的问道。
李秀宁的亲卫,一直在为寻找山民奔波,半个月前传来消息,大批党项人进入了秦岭。
“应该是我们断了他们财路。”文林猜测道。
以前拓跋玉珠在山里建立了四个据点,收集秦岭产出,如今山寨被拔出,拓跋玉珠放弃了这边,文林猜测,这应该是另外的人,想要这一条路。
文林并不知道,拓跋玉珠在西域做了国王,但是他的猜测是正确的,拓跋氏没了秦岭的收入,拓跋玉珠已经独立出去,所以拓跋玉珠的父亲,拓跋部落的族长拓跋焘,安排人想要取代拓跋玉珠。
拓跋玉珠并没有告诉她父亲,朝廷正在控制秦岭。
秦岭如今是自己的封地,李秀宁自然允许外人染指,但是她手下人手有限,所以很是为难。
“你坐镇别院,我带人去看看。”文林说道。
本来就计划春耕之前,搬迁百姓到这里来,所以并没有打乱计划。
“你小心点,如果敌人势大,你就退回来,我请朝廷派兵。”李秀宁叮嘱道。
“放心好了,在山里我还没有怕过。”文林自信的说道。
“不要大意。”
“嗯嗯,放心,就算我不为自己考虑,也要考虑你和女儿,我可不想女儿叫别人父亲。”
“去你的!你把我想成啥人了?”李秀宁佯怒道。
“嘿嘿,我只是打个比喻。”
“我也没有想到,会遇到你这冤家。”李秀宁靠在文林胸口说道。
“这是缘分,也是天意,上天见我可怜,所以把你送到我身边。”
媚眼如丝,李秀宁感动不已。
女人一笑,生死难料,文林觉得腰有些隐隐作痛。
男人不能说不行,硬着头皮也得上。
武德八年,三月十二,文林带着四百人,沿着秦岭脚下,向陇右前进。
秦岭与昆仑山相连,所以党项人进入的地方,是陇右一带。
党项人属西羌族的一支,也称“党项羌”。羌族的主干发源于“赐支”或“析支”,即青海东南部黄河一带。汉朝时,羌族大量内迁至河陇及关中一带,形成了以拓跋氏为首的八大部落。
这次并非针对八大部落,所以文林并不担心。
文帝开皇四年,有千余家党项羌人归属隋国。次年,党项族领导人拓跋宁丛等各率部落到旭州(甘肃临潭县境)请求内附,隋朝授拓跋宁丛为大将军,党项就在这里慢慢壮大。
没有到旭州,文林等人就进入了秦岭,公主府的人一直盯着的,所以他们很容易找到。
“一千五百人,他们在山里一个多月了,抓了八百多百姓。”斥候介绍道。
“八百多人,这里百姓如此多吗?”文林惊讶的问道。
“他们抢了两个镇子,这些畜牲不是人。”斥候恨恨的说道。
“放心,我们会给他们报仇的。”不用详细介绍,文林也能猜到被抢的镇子,有多么触目惊心,所以他的目光也冷了下来。
“嗯。”
“看样子他们是打算在这里建立据点。”苏烈看着远处说道。
“这是他们的习惯,控制百姓建立村子,守卫打猎,百姓种地,采药,收集蘑菇,干果。”文林说道。
“有些难办啊!”苏烈揉揉眉心说道。
他们四百人,只有三百士卒,另外一百人只是帮着搬东西,做后勤的,所以苏烈感觉为难。
“这次就要看我们带的宝贝了。”文林回头看了看说道。
苏烈也很好奇,这次文林带了不少东西,有木头的,有金属的,全部用稻草包裹着,看不出来具体是什么。
文林带来的是床弩,为了方便运输,床弩制作的时候,就考虑到拆卸问题。
党项人建立的据点,已经像模像样,为了方便种地,他们选择的地方是一处前脚,这对文林他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不用攻坚。
趁着夜色,摸到村子附近,然后组装床弩,等到天明,十台床弩已经一字排开的立在树林边。
文林让人用树枝做了掩护,不走近是看不见的。
一夜无事,第二天正组织人出门狩猎的党项人,愕然发现,村子外面站着不少人。
村子外面的人,全都提着武器,肯定不是来吃饭的。
党项人急忙把要出村砍树的百姓赶回去,他们关上村子大门,戒备的看向远处。
“混账!这点敌人,就把你们吓破了胆!”从村里慌张跑出来的拓跋扈,一巴掌呼在手下脸上,气愤的骂道。
附近的大树都被砍光了,所以文林他们的人手,被看得清清楚楚。
“备战!备战!给我杀光他们。”拓跋扈怒喊道。
党项人又是一阵忙碌,一柱香之后,打开村子大门,冲了出来。
不怪党项人自信,他们是部落精锐,面对数量少得多的敌人,他们没有理由害怕退缩。
“不要慌,放近点!”见到党项人冲出来,文林心里顿时高兴起来。
党项人见到文林等人一动不动,还以为吓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