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能在伱手下不死,真是难得。”文林感叹道。
阿史那思摩身上的铁甲,从肩膀到腋下,被分成了两截,看得出来,如果武器再深入一点,他就被开膛了。
也难怪这家伙咳血,想必是被震伤了内脏。
“带着吧,能不能活下去,就看他的命。”文林高兴的说道,自己手下也活捉敌方一员大将,总算没有让尉迟恭专美。
现在是九月,天气还暖和,所以不用急着给战马擦拭汗水,救治自己人,找回武器,同时清理一遍战场,对于士卒来说,这也是他们额外收入的时候,俗称发死人财,或者叫缴获战利品。
因为有运送弩车的马车在附近,所以附带着还弄走一些受伤的马匹,毕竟马肉也是肉食。
因为颉利的大部队快要到了,所以文林他们只能匆匆离开。
颉利早就接到了斥候的汇报,他也再次让两个儿子领兵前来救援,不过见到满地尸体的场景,两人并没有下令追击。
颉利可汗对两个儿子一向不错,平时只安排他们做一些比较简单,稳妥点任务。正是如此,两人欺软怕硬,性格不够坚硬,见到眼前的场景,心里顿时有些害怕,只能目送远处敌人消失在视线之中。
颉利可汗脸色相当难看,虽然两个心腹大患消失了,但是两万人马也因此陪葬,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你们做得不错,没有贸然追击,斥候可发现附近有敌人埋伏。”颉利违心的夸赞两个儿子。
“回父汉,斥候回报,除了前面拦路的敌人以及身后的追兵,方圆三十里,没有发现其他敌人。”阿史那婆罗门回答道。
颉利可汗眉头微微一皱,他很是不满自己儿子的回答,都知道后面有追兵,自己难不成不知道安排斥候,哪里用得着他安排人打探。
明明让他查前方的范围,偏偏做了很多无用功,这么“老实”(傻)的儿子,将来真的能继承自己的位置吗?
颉利可汗把目光投向小儿子。
“父汉!前面的敌人只有一万多人,不过非常厉害,又非常残忍,两个时辰不到,前锋两万人就没了,只有那些受伤没有追上来的人活下来。”
阿史那叠罗支拿起两个扎马丁,双手递过去,继续说道:“唐人有很多这种扎马丁,我们的人追上去,一不小心就上当了。”
小儿子虽然性格懦弱了一些,不过脑子还是灵活,颉利可汗心里稍感安慰,拿过扎马丁,他的心不由一沉。
这种小巧的东西,可以随身携带,一但数量多了,对战马的威胁很大,以后要是中原大量配备,这仗还怎么打?随时都要提防,冲锋就得安排人在前面试探?
颉利可汗心里升起一股无力之感,他第一次觉得,事情超出了自己的掌控,中原这片土地,似乎距离他越来越远。
这次损失了近半,以后还有机会南下吗?颉利一点把握都没有。
颉利不动声色的看向四周,手下脸上有迷茫,有疲倦,唯一没有的,是对胜利的希望。
必须尽快回到草原!颉利心里暗自决定。
“安排斥候在前面探查,不要单独作战,我们有十万大军,没有任何人能阻挡我们回家的路。”颉利可汗扬起手臂,朗声喊道,他这是为了给所有人打气。
“遵命!”
有了颉利的鼓励,突厥人的精神回来不少,只不过他们很快又遇到了麻烦,前方道路陷阱太多了。
即便有斥候探查,很多地方也探查不到,毕竟十万大军,所行走的道路,不是斥候所能全部探查的。
除了陷马坑,还有绊马绳,隐藏于草丛之中,不但很难看见,而且只对大军有用,毕竟小队很可能刚好错过。
突厥人根本不敢,也没有机会放马狂奔,骑兵弄得和步卒一样,只能慢慢前行。
文林他们也没有干看着,一万完好的骑兵,游弋在突厥人附近,同时不断消灭突厥斥候。
每晚的扰袭不会少,安排人去吹吹号角,同时骑着马在突厥人营地附近狂奔一圈,提醒一下他们该起夜了。
过了两天,李秀宁带人追上了文林等人。
“参见公主!”文林很是意外,看着英姿飒爽的李秀宁,急忙行礼,毕竟这不是家里。
尉迟恭等人当然也在,加上跟着李秀宁一起来的人,乌泱乌泱一大片。
李秀宁表情平淡的点点头,抬手说道:“不用多礼,诸位辛苦了。”
“不幸苦!”
“公主!你们来就好了!突厥人已经是强弩之末,可以一举击溃。”尉迟恭兴奋的说道。
李秀宁带来了三万骑兵,这三万人,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六成骑兵,其他骑兵,不是距离太远,就是没有在掌控之中,例如幽州李艺的天节军,这次李世民就没有调动。
李秀宁把目光投向李靖。
李靖摸着下巴胡须,思索着说道:“虽然我们人少,不过可以一战,但是我们损失也不会小,后续可能会给朝廷带来极大的不变。”
李靖的意思,李秀宁明白,这四万骑兵,属于李世民最大的力量,一但损失太大,很可能失去威慑四方的力量。
想到这些,李秀宁眉头不由紧紧皱了起来,这事她也不好做出决定。
“启禀公主!突厥使者到了!”正在这时,护卫前来汇报。
双方都有斥候,也都知道对方的行动,所以李秀宁到达不久,突厥使者就前脚跟后脚的到达。
“让他过来!”李秀宁摆摆手说道。
文林等人立即散开,站立在李秀宁两侧。
“突厥康苏蜜,参见大唐公主殿下。”来人有些心虚的看了看左右站立的众将,恭恭敬敬的行礼。
“颉利派你来,所为何事?”李秀宁沉声问道。
“可汗受小人挑拨,带兵南下,如今已经明白过来,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为了弥补错误,愿意献上牛羊一万,战马三千,从今往后,与大唐结交,建百世之好。”康苏蜜躬着身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