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总捕头去了哪里?何时回来?”刘家家主和颜悦色的问道。
“扬州四县,建立六扇门分部,总捕头去了哪里,我们做属下的,并不知道,至于何时归来,也不清楚,总捕头并没有交代。”捕快不卑不亢的说道。
守门的捕快,是元从军的二代,虽然年轻,战斗经验不算充足,不过脑子灵活,也是见过大世面的,所以接待上一点问题都没有。
刘家家主名叫刘玉旭,听到捕快的回答,心里不由咯噔一下,随即不动声色的说道:“麻烦总捕头回来,转告一声,刘家刘玉旭再来拜访。”
“一定转达!不过总捕头见不见,我就不知道了。”
“嗯,没问题,辛苦小哥了。”
刘玉旭坐上马车,就催促马夫,尽快赶回去,随后再次派人,前去请陈,张两家,到顾家汇合。
“何事如此匆忙?”
见到刘玉旭匆匆而来,顾辞有些惊疑的问道。
“顾老,江都建了六扇门分部,你知道吗?”刘玉旭问道。
“我还没有听说。”顾辞摇摇头说道。
“刚刚我去看了,就在行宫附近,另外!我打听到,姓文的要在扬州四县,都建立分部,您说他这是不是暗度陈仓,趁机清查?据说在长安的时候,六扇门就把长安查了一个底朝天。”刘玉旭担忧的问道。
“很有可能,六扇门建立分部,定然是要查地方上的,看来姓文的带了不少人来啊!”顾辞皱着老脸说道。
“看来我们只能小心翼翼了。”刘玉旭心情也很沉重,愁眉不展的坐下说道。
“无妨,我们几家人,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吩咐下去,不允许陌生人去村庄上,过上一年半载的,也就行了,他们总不能一直查不停吧。
以后大家做事,干净一些,也就是了。”顾辞思索着说道。
“也只有如此了。”
“你去找武士彟,打探一下口风,姓文的不会久留江都,但是武士彟不会离开,他会给我们面子的。”顾辞说道。
“好,我这就去,麻烦顾老给陈家和张家交代一下,我尽快回来。”刘玉旭一口答应,起身又向外大步走去。
催促着马车到了江都衙门,找到武士彟,刘玉旭客套一番之后,就说明了来意。
“应国公,不知道文侍郎建立六扇门分部,是何用意?”
“这是朝廷的意思,并非只在扬州建立分部,过一段时间,文侍郎会继续南下,在其他城池,建立六扇门分部。”武士彟微笑着说道。这个问题他早就考虑好了,如何回答。
刘玉旭心里一松,再次拱手问道:“不知道这六扇门,是做何用途?有那些职权?”
“六扇门与县衙互补,因为县衙的衙役,能力不足,所以朝廷才建立六扇门,主要负责抓捕境内的违法之辈。
以后县衙的衙役,就负责县城内,白天的治安,晚上巡逻,会由六扇门负责。”武士彟讲解道。
“原来如此,有了六扇门,以后江都就安全多了。”刘玉旭堆起笑脸,仿佛真的感到开心。
“是啊!六扇门要专业一些,据说所有的捕快,都是上过战场,杀过突厥人的。那些捕头更是军中精锐。”武士彟点点头说道。
“啊!原来他们都上过战场杀敌啊!”刘玉旭很惊讶的说道,他其实心里很沉重,六扇门捕快越是厉害,代表着越难应付,想着陈家居然想动武,他就觉得讽刺。
一但真的惹怒了这些人,恐怕就不是死几个人那么简单。
“是的,你应该知道元从军吧?他们都是跟着太上皇,从太原一路杀过来的,六扇门的捕快,就全是元从军。”武士彟装着神秘,靠近刘玉旭,压低声音说道。
刘玉旭瞳孔不由一缩,大名鼎鼎的元从军,他当然知道,毕竟那是李渊的亲卫军,可想而知,这些人定然是精锐中的精锐。
“原来如此,多谢应国公告知。”刘玉旭感激的拱手说道。
“其实刘家主不用担心,六扇门又不会故意找事,他们主要是保护大家的安全。”武士彟宽慰道。
“哦哦哦!在下并没有担心,只是不了解,所以来问一下。”
“应该的,应该的!”
“多谢应国公解惑,在下还有点事,先行告辞,改日再请您喝茶。”
“好说,好说!”武士彟一脸客气的说道。
等刘玉旭离开,武士彟不由露出讥笑,以前见到自己一个国公,也只是微微一礼,如今却极度热情,完全就是欺软怕硬。
刘玉旭回到顾家,另外三人,正望眼欲穿的等着他。
“听说这是朝廷的命令,很多地方,都要建立六扇门分部,以我看来,恐怕以后,每个城池都会有。”喝了一口水下去,刘玉旭长处一口气说道。
“如此说来,我们担心是多余的。”陈家家主松一口气,笑着说道。
“不能大意,还是按照先前的决定,叮嘱下面的人,收敛着点,别被人抓住把柄,以后赚钱,干净一些。”顾辞严肃的说道。
“我知道!不就是少赚一点嘛,无所谓,反正赚钱最多的是盐场。”陈家家主摆摆手说道。
“朝廷不会是想查看盐场,征收盐税吧?”刘玉旭担忧的问道。
“应该不会,如果要征收盐税,朝堂上会有风声传出,如今一点动静都没有。更何况,盐有不止我们这里,有人会比我们更着急。”顾辞思索片刻,摇摇头说道。
“顾老您说得有道理。”陈家家主点点头说道。
虽然顾辞说得在理,刘玉旭心里却觉得,始终有股阴影,挥之不去,但是他也没有理由反驳,所以只能沉默。
“大家派人去其他县城盯着,看看六扇门有没有动静。”顾辞说道。
“嗯,放心好了,我回去就安排,保证盯住他们。”陈家家主霸气的说道。
对于他们来说,想要盯梢,非常好办,整个城池,都能安排眼线。
四大家族再次散会,各自回去安排自己的事情和人手。
六扇门确实在建立分部,不过文林并没有去盯着,有武士彟这个长史的公文,加上朝廷的命令,地方官员只能配合,他去不去都一样。
文林带着人,穿着便衣,去了江都盐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