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网!”文林大声的喊道,他心情有些紧张,又很期待。
“嘿呦!嘿呦!”水手喊着号子,开始把渔网向船上拉。
光着膀子的水手,皮肤黝黑,随着拉动渔网,手臂上的青筋都凸出来了。
没有多久,随着渔网升起,几条好几斤重的海鱼,就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
“有鱼!好大的鱼!”郑经兴奋的大喊。
文林忍不住露出笑容,刚才划船越来越重,他心里就有所猜测,如今得到证实,最后一丝担心也没了。
越来越多的鱼出现在渔网,最后不得不所有人一起上前帮忙,才把一大网鱼,拖上甲板。
至少有上千斤鱼,所有人都被惊呆了,瞪大着眼睛,看着渔网中蹦哒的鱼,即便是文林,也很兴奋,他不是没有见过大量的鱼,但是这亲手弄起来的,感觉又不一样。
“好家伙!这么多!要吃好久才能吃完啊!”郑经喃喃自语道。
“不要发呆了,赶紧靠岸!把鱼弄下去!”文林大声喊道。
“靠岸!靠岸!”发呆的水手立马行动起来,把船只靠岸。
早已等待在岸边看热闹的人,得到招呼,立即提着木桶奔向码头。
“好多!”
“好大!”
“这么多!我的天啊!”各种惊呼声想起。
“把鱼弄下去剖了,免得发臭!”文林吩咐道。
“喏!”
随着文林的命令,众人排着队上前,把鱼装进木桶,抬下船只。
海里的鱼确实大,几斤重的最普遍,十多斤,几十斤的都有,太大了,不得不先打死再抱下去,有个家伙兴奋的上去抱最大的鱼,结果被鱼一尾鳍拍飞,好一会才缓过气来,惹得众人一振哄笑。
“我再去拖一网!”郑经兴奋的说道。
“不急!渔网要整理一下才行!还有,让水手喝点水,吃点东西,休息一会。”文林阻拦道。上百米长的大渔网,不整理一下,没法马上用。
“嗯嗯,好的。”
鱼没有过秤,反正大家都能估出来,绝对不止一千斤。
闲着的人去剖鱼,文林让人,在船上弄了一根横杆,这样下次收网的时候,可以用横杆作为杠杆,就没有那么费劲。
主要是准备不充足,不然可以弄一个滑轮。钢珠滑轮做不出来,铁棍套筒还是没有问题的。
剖好的鱼就在海边不远处晾晒,因为没有准备好,没有架子,只能先将就用着。
鱼肚子里面的鱼漂和鱼籽留着,其它东西,文林让人装起来,等会抛到海里,用来打窝子。
等了小半个时辰,水手休息够了,渔网也整理好了,郑经带着船,再次向大海航行。
看着蔚蓝的大海,文林心里感叹不已,如果不是人类的污染,大海的产出,足以养活全世界。
文林并不知道,这里属不属于鱼类的聚居地,但是就这么简单的一网,就能收获上千斤,可想而知,下面的鱼有多么密集。
从下网到收网,需要一个时辰,时间不短,但是也不长,至少不需要远洋捕捞,这就是最大的好处。不像后世,必须要深入大海,寻找鱼群。
文林猜测,应该和这里是港湾有关系,一般的近海,也没有那么多的鱼。这也提供了一个思路,以后捕鱼,就在海湾,或者去海水深一些的地方。
跟着郑经来的人之中,还有合作伙伴,朱家和陆家的人。江南其实分为江南与江北,双方世家之间,并非铁板一块,反而多有争斗,想要证明,自己才是江南最大的世家。
陆家与朱家,听说与郑家合作,加上朝廷之中还有文林,自然一口答应,这次跟着前来,就是考察合作的项目。
两人对于今天的收获,相当满意,虽然大家是合作伙伴,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让家里的人照着去做。
文林并不担心有人模仿,他只需要江南世家的造船技术,以及水手。
大海的鱼,别说江南世家,整个大唐的人下海,都捕捞不光。关键一点,在海里捕鱼,也需要技术,还得懂得观察天气,不然损失人手,船只,还不够赚的利润。
文林恰好带了人来海边观察大海的天气,目前初见成效,至少青松老道他们,可以看出来最近几天,是否有暴风雨。
虽然说大海之上,天气变幻莫测,那是指大海深处,海岸线无所谓,那怕台风来临,也有足够的时间躲避,毕竟台风也不是马上就到,前面的风相对较小。
“文侍郎,这海鱼如何处理?送到关中贩卖吗?”朱家的管事,有些兴奋的问道。
“不错,我计划就是把海鱼干和海产品,送到关中贩卖,这些海货带盐味,肯定非常畅销,船只运送量大,一船能载几万斤,这么多货物,伱们可以算一下,能赚多少,所以前期投入,完全是值得的。”文林点点头说道。
“嗯,您说得有理。”两个管事,连连点头,他们虽然心里有自己家族单独弄一个捕鱼产业,不过并没有想抛开文林与郑经,毕竟郑家他们还惹不起。
再说,对于他们这些世家来说,名声最重要,重于财物上的利益,一但名声败坏,影响的不止是一代人。
“过一段时间,我就来江南,到时候给你们一份厚礼。”文林笑着说道。
“厚礼!”
“文侍郎您太客气了,您能来,我们就非常高兴了。”
“别急着拒绝,明天带你们去看一下再说其它。”文林笑呵呵的说道。
“好啊!我们一切都听您的。”两人笑着答应,因为合作关系,气氛非常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