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严刑拷打
李虚带着师弟快步上前,一边走向李青松,一边侧头看着田地里的土豆茎叶。
翠绿的绿叶还不像成熟期那般毛刺,绿叶间,小拇指指甲盖大小的淡黄色花蕾,含苞待放。
“长得挺好的啊!”
简单估算了下种植时间,李虚发现这土豆的生长速度,似乎并不必在后世种的慢。
心底暗自思索,不知是这些土豆种比较好的缘故,还是二狗他悉心照看得好。
不过不管怎么说,李虚还是望向好友李青松说道:
“二狗,看来这段时间是辛苦你啦。晚上给你加个鸡腿。”
李青松抓着木瓢饶头嘿嘿笑道:“辛苦啥呀,李哥,我这都是按照你讲的来,改除草的时候除草,还浇肥的时候浇肥。”
一旁的刘神威蹲下仔细查看,不解的问道:“师兄,此物我虽未见过,但看着却像是草本植物,我怎么觉得不像是粮食,反倒像是山林中的草药啊?”
“此物拿来当作粮食,就即便是连根茎一块儿下锅,怕也是不够吃吧?”
李虚嘿嘿一笑,说道:“对,是属于草本植物,至于吃不吃得饱,这玩意儿量大又抵饿,根本不用怀疑。知道为什么这玩意儿叫做土豆不?”
“土……豆?”
刘神威反应也不慢,恍然大悟道:“哦~懂了。师兄,那此土豆亩产如何?”
“亩产?”
李虚心底嘀咕道:唐朝良田亩产平均是三百斤多点,一石一百一十斤左右,就算差不多三石。
而后世土豆的亩产好像最低也是三千斤,平均四千斤。
这么一算,怕是有将近十倍哦。
李虚虽然心中得意,但却是摇头笑道:“这个暂时不清楚,如今还是第一批培育出来的,种植面积也不大,也不准确。估摸着按照亩产算,应该是数倍于米粟。这土豆既能当主食,也能烧成菜,总之值得一种就是了。”
听到李虚模棱两可的解释,刘神威也就没再继续追问,点头笑道:“哦,原来如此,倒也是种新奇的粮食。”
二人讨论结束,李青松也将最后的一块儿土豆地给浇完水,直起身说道:“李哥,那边的红薯如今也是枝繁叶茂,长势凶猛,要不要去看看?”
“好,去看看,算算时间,应该过不了多久就能吃上红薯叶尖尖儿了。”李虚点头笑道。
“……”
红薯的种植另有不同,有效提高产量的方法,就像如今他这红薯地一样。
地里规整的挖了起垄,一排一排无水沟壑的两侧凸起坡坎,就是种植红薯的地方。
此刻的红薯叶,正是疯长的初期,放眼望去,一排绿叶一排沟,翻越绿叶又见沟,非常的整齐。
当然这其中也有部分李虚强迫症的原因。
“长势喜人啊!”
李虚笑着感叹道:“二狗,差不多再过上十来日,记得来修剪。趁着顶部尖尖嫩的时候修剪,带回去又是一道爽口的菜。”
“李哥,剪了会不会影响收成啊?”李青松不解的问道。
“影响什么收成?不剪才影响呢。营养全被顶部吸走,反而不利于底下块茎的生长。”
李虚耐心的继续解释道:“咱们是吃土里的,又不是跟菜一样,吃茎叶。”
“总之二狗你就按照我教你得来,这块儿红薯地的产量,可是直接决定着后面第二批的种植面积。”
红薯的意义,要比土豆更加的大。
后世人口从一路从一亿飙直十亿,靠的就是这红薯。
……
次日。
“嘿~跑,跑起来!”
“……”
“那边不能去~”
李虚正在屋内睡觉,屋外不断响起妹妹的笑声吆喝声,欢喜得很。
没一会儿,外面的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杂。
被吵得有些无奈,李虚只好穿好衣服起床出门,开始洗漱。
收拾妥当,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衣服来到前院,发现院子内外围着不少的同村邻里。
“大早上的,干嘛呀这是?”
李虚,有些不解地沿着廊道拐过墙角,朝前院走去。
“哎哟喂,月牙儿这小丫头可了不得啊,我道是谣传呢,没曾想她真弄出这么多小鸡崽,这要是喂大了可是能卖不少钱呐。”
“全是小鸡崽,怕是长安城那些卖鸡鸭崽子的商贩都没这么多吧。”
“秀娘夫家这是要发达了啊!”
“……”
“我就说天晓叔家的祖坟埋得好吧,看看,大朗拜了神医为师。连家中小妮子也如此有本事。”
大清早的,十几二十余个李家周边的邻居,此刻都围跑来李家看孵化出的小鸡儿。
许多都还端着碗,一边嗦着手指宽的面块儿,还一边嘴里巴拉巴拉的围着王秀秀说个不停。
“月牙儿她娘,你家这小鸡儿卖不咯?正好我那院子也还空着,匀几只养可好?”
王秀秀笑着摇头道:“铁子他娘,我家大朗说这第一批暂时不卖,留着自个儿养,自个儿吃。养鸡的地方都搭好了。”
“等下个月吧,下个月可以匀一些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