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都市小说 > 贞观交换生 > 第176章 给吴王的启蒙教育

第176章 给吴王的启蒙教育(1 / 2)

 推荐阅读: 在斩神学院当精神病,摆烂就斩神 第四天灾:矮人崛起 妖心难捂 玄学大佬又在破案了 红颜助我证长生 斗罗:拔剑亿万次,比比东上瘾了 犯罪克星,这个警察比匪徒还彪悍 家里刚拆迁,彩礼涨到1000万 我家掌堂大教主是胡三太爷 古庙传承
最新网址:hbcjlp.com

第176章 给吴王的启蒙教育

画面一转,来到李虚这边。

与吴王殿下喝了几杯酒后,李虚发现这位吴王的情绪并不是很好,便笑问道:

“殿下可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无事,来,李兄,与本王再饮一杯。”

李恪摇了摇头,似乎并不想说,转移话题道:“这酒喝着,甚是无趣。远不及李兄那面馆的酒啊。”

“待几日后本王去了齐州,怕是再难喝到了。”

李虚笑道:“殿下去了齐州若是想喝酒,可书信一封回长安,我给你安排便是。”

“我跟程兄他家合伙弄了个酿酒坊,别人要不一定要,殿下是肯定可以供应的。”

哪知李恪摇头道:“还是算了吧,本王听闻这酒,一壶便是三贯,一斤十二贯。”

“本王囊中羞涩,怕是负担不起这般消耗。”

李虚听到这话,神色一顿,很是惊讶道:“殿下,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你可是大唐皇子诶!还是有封地的皇子。又任职都督七州,为上州刺史,还会缺钱?”

或许是有些喝多了的缘故,又或者李恪性情所致,他并没有因为李虚的无礼而生气,而是朝房内的几个烟花女子挥手,示意她们出去。

待房门关上,李恪才缓缓说道:“说出来也不怕李兄笑话。本王的确是囊中羞涩。”

“本王虽是皇子,可因为不是嫡出,加之年纪与太子相差不大。因此……并不受父皇待见。”

“封地食邑不过八百户,几年前因为狩猎无意间踩踏了封地百姓的庄稼,被御史弹劾,又减去三百户,如今只剩下五百户。”

“本王自十岁那年起,便被父皇封为蜀王,授益州大都督之要职,虽因年幼未赴任,但却也时常前往益州等地视察民情。”

“从小饱读诗书,在母妃的悉心教导下,深知民间百姓疾苦,不忍去鱼肉祸害百姓,征加封地赋税。更不愿参与朝堂上的纷争,去争权夺利。”

“以至于也并无其余生财之道。府上余粮也不多啊。”

“两年前,母妃身体有恙,本王被授秦州刺史,未赴任。去年才赴任,结果又赶上蝗灾,百姓颗粒无收。”

“……”

李虚就坐在吴王的对面,静静的听着这位大唐皇子的叙述。

其实他也在史料中看到过关于这位皇子的资料。

虽然被封吴王的时间上有些偏差,但大致的事迹确实能对得上。

本来李虚还对刚刚他说囊中羞涩这词时抱有怀疑的态度。

但听完这位皇子的叙说才明白过来。或许事情还真是这样。

他一边感叹,这大唐的皇帝穷,皇子更穷啊!

“殿下,我记得皇子一旦到了一定岁数,都必须前往封地的吧?”

“为什么与你年纪相差不多的魏王,却能一直留在京中?”

李恪笑道:“李兄,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嘛。魏王的生母是何人,莫非李兄不清楚啊?”

“不单单是皇子间的差别,公主的差别也同样很大。”

“李兄可知长乐公主?”

李虚点头,他当然知道那位李丽质。

吴王强颜欢笑道:“食邑三千户啊,历朝历代闻所未闻。”

“本王这般说倒不是嫉妒,就是给李兄你解释原由。”

“……”

随着两人的越聊越深,李虚发现李恪这人似乎还不错,性格直爽,却又有皇室王爷的谈吐。

仔细一想,发现他还有股独特的人格魅力。

难怪能跟程处默交好,又是打马球又是逛青楼的。

虽身为皇子,但却平易近人,脾气也很好。

温文儒雅的气质,加上又学识渊博,抛开身份不论的话,倒也是个非常值得一交的朋友。

也不知是不是平日里他不像其他人那般,需要外出劳作或是到处惹是生非,他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读书。

以至于,他的知识层面非常宽。天文地理,诗词算术,虽赶不上那些专精的学士,倒却也远超同龄之人。

李虚回想起历史记载,几年后太子造反被废,李世民立太子时,本来可以考虑这位吴王的,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李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