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吏部侍郎闻言顿时无言,半晌才言道:“阁老,您也是吏部之尚书,何不直接亲自点将?”
这显然又是一个陷阱。
马士英笑道:“若是寻常,老夫便如此行事了,可如今,阁中事务俱在老夫一人,少不得疏忽了部堂之务,如非如此,路大人、蒋大人又何须紧急调回来?”
那侍郎无言以对。
便只能收起公文灰溜溜告退而去。
看着那吏部侍郎离去,马士英这才从容入了文渊阁去。
在字面上,交流上,他不会给出任何机会。
……
而京师之中的政局波橘云诡,在遵化中,朱由检则正式的开始召见了蒙古联军的各部首领。
这次召见自然便是聊契约的事情。
事实上,早在召见之时,大体的契约便已经通过行文事先与他们单独沟通过。
整体的契约与林丹汗的契约不同,大意便是组建草原上的明蒙联盟。
以大明为主,联盟权责包括了武力调解、经济互助、民间交流等等。
和与林丹汗直接建大城不同,大明会与领土交汇的部落建起一座规模比较小的城,城中的管理,由明蒙联盟指定,亦是大明为主,联盟为次。
城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鼓励民间交易。
“此事我们已经有过商议,现在我想再问一下你们部落,真的同意大明的契约吗?”
午间小休期间,各个部落两两、三三的散开商议。
各个谋求的利益并不算太过相同,与大明相邻的部落自是愿意,远一些的则会觉得这种联盟没有太多必要。
“先前我们本就得不到大明的市赏……不,现在应该叫国之贸易!我们与大明无法进行国之贸易,诸多的采买,应该叫这个词,采买都是经过边市,其实并不方便,有时候大明收紧,边市经常关停,如果以后除了边市,还能进行国之贸易,这对我们部落来说是非常好的事情,我们的部落不大,如果大明真能做到和契约说的那样,加入这个联盟,我觉得比大金要好的多,也比那位要好得多。”
那位,指的是林丹汗。
也不知道是不是大明的恶趣味,他们与林丹汗的住处不远,甚至好几次都远远见到。
他们甚至也接到了林丹汗的召见,但是大明直接开口如果不愿意可以不去,便算是给了他们借口,所以这几日都没有真正与这位旧主见过。
说实话,他们确实不怎么认可林丹汗。
这是一个连自己族人都保护不了的大汗,不然,他们也不会倒向大金,被大金裹挟着组建蒙军联盟。
现在大金眼看要倒了。
他们自然便要重新考虑自己的依托。
大明给出来的契约,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选择。
比他们重新回到林丹汗身边要更加诱惑。
“其实,如果大明真愿意和契约说的那样,提供出来更多的棉、丝绸、铁以及精细粮食生活物资等,将这种交易正规的纳入联盟当中,我也是愿意的。”
“其实,我看也不会有太多人反对……我们的子民可都还在关内,被明军死死盯着,如果不同意,怕是连回到关外都不行。”
“其实比起这个,我更担心林丹汗……”
“大明说他会出手解决……”
“你信吗?”
“不信……”
“说实话,我也厌倦了这种战斗,尤其是现在大明把黄台吉都给抓住了……在先前,如果告诉我,大明能把建部打成那样,我是打死都不相信的。”
“大明的火器太多了,也太厉害了……”
“他们人口多,兵多,火器多,就是兵再差,给个小孩拿着那种火器,怕我们都够呛。”
“我们可以要求大明把火器加入到契约当中吗?”
“呵,那除非大明皇帝脑子塞了屎……”
“别想了,大明那些大臣,好像连铁锅这种都不想给我们,说是资敌,更别提火器了。”
“……”
各种各样的言论低声讨论着。
也正如讨论的言论所说,顾虑有很多,不单止这些小部落们顾虑多,大明本身也是充斥着许多压力。
大明历来算是保守,尤其是对草原,施行的都是十分严厉的政策,最大的原因便是要约束对方的发展。
而在朱由检看来,这种约束实际上效果并不大,加深合作,只需要努力发展科技,让大明始终处于领先的科技水平,便自然就会形成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