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记,咱们的新船啥时候能够凿出来啊?”榆石岛的老百姓们对于这点儿是非常挂念了,毕竟新船意味着更安全,也更加便捷。
王远鸿拍着身旁的手提包:“县里已经有批文了,等回去之后大家具体商量一下,看看到底建造一艘多大规模的交通船,才能够满足大家的出行要求!”
交通船不是其他的船只,虽然只是担负着交通的任务,却拥有比渔船更加牢固的安全性,而且还需要考虑今后几年内岛上的发展变化,以及各种物资的运输限制,比如说一些大型的设备,只能通过交通船来运输,无论是加班还是动力系统,都需要考虑到这一点。
相对于这些东西,价格方面倒是其次的,如果实在不凑手的话,甚至可以从别的地方挪用一些物资,甚至是动力系统,等将来有钱了,再进行更换,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过的。
听王远鸿这么说,大家都开始兴奋起来了,有了新船大家出行就更加方便了,也不用整天担忧海上出现风浪的情况了,不过大家也明白,新船只是抗风性稍微好一些,也不是能够打包票可以行动,毕竟海上航行安全第一,大自然的力量不是人力所能够抵抗的。
王远鸿倒是没有那么的兴奋,这艘关乎到榆石岛百姓最切身利益的新船,恐怕会引起不小的争论,大家都希望能够一步到位,可是在金钱和材料方面,肯定不会实现的。
回到榆石岛之后,王远鸿立即召开了榆石岛村民代表们进行开会,从大家具体的需求出发,对未来的新船进行设计,果然大家都七嘴八舌地提出了各种的要求。
有需要宽大甲板的,有需要抗风能力强的,还有需要速度快的,更有甚者想要坐着舒服的。
“我们这是交通船,不是自己家的炕头,安全第一,要那么舒适干什么,睡觉啊!”王远鸿立即吼了起来,不少人也觉得这要求有点儿太过了。
“远鸿啊!我有一个问题!”岛上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党员站了起来。
“四爷爷,您坐下说!”王远鸿赶忙让老人坐下。
“咱们这船什么时候能够造好?”
老人的话音刚落,不少人都微微地点头,表示赞同这个问题。
王远鸿想了一下讲道:“由于现实条件限制,咱们初步确定这次的新船依旧是木制运输船,部分船体会使用钢板,加强船只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样的船只咱们当地建设不了,只能到外面的船厂去建,所以呢建造周期能够稍微一长一些!”
“我知道造船不容易,可是现在交通船是周放说了算,有些东西的价格可是长了不少啊!”老人对周放售卖物资的行为表达了不满。
“交通船的事情,村里已经跟周放说好了,在新船建造期间必须要保证咱们岛上人员的出行,至于有些人对周放的物资价格的投诉,我也跟他说过这件事情了,不过现在都是市场经济,如果你觉得他的东西贵,可以不买,也可以自己到岸上去买,反正目前交通船执行的还是榆石岛百姓还是平价的原则!”
大家听了之后也纷纷点头,毕竟周放也没有强逼着自己购买物资,只是用王远鸿的方法去做的话,价格反而更高一些,大家心里都明白这就是周放的高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