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如今,钱龙锡的这封奏本,却是打破了保持多年的默契,令得朱由检进退两难。
如今舆论已起,若是选择对其留中不发,便难免被冠上不孝的名声;若是捏着鼻子同意,让东林重新站稳脚跟倒在其次,主要是劳民伤财。
陛下,沉默半晌,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过后,终是由天启朝留任至今的李国普缓缓起身,拱手说道:三位王爷已是居京多年,的确是有些不妥...
后面的话,李国普没有说完,因为其余光已然敏锐的发现,天子刚刚还毫无波澜的脸色已是铁青。
阁老,粗暴的摆了摆手,朱由检有些不耐烦的声音响起:朕又何尝不知晓令皇叔始终居于京中颇为不妥,但眼下我大明时局艰难。
辽东建奴大兵压境,西南土司虎视眈眈,就连东南沿岸的那些红夷人也是在窥伺我大明。
内忧外患之下,朕实在是进退两难。
一番激昂慷慨的陈词过后,刚刚还窸窸窣窣的乾清宫暖阁已是鸦雀无声,本是欲言又止的朝臣均是下意识的闭上了嘴巴,脸上露出了思虑之色。
就连位列乾清宫暖阁听政的两名礼部侍郎也是沉默不语,眉眼之间同样充斥着一抹忧色。
与东林同朝为官多年,在座的这些朝臣自是清楚詹事府少詹事钱龙锡的真正意图,也知晓朝中那些为其摇旗呐喊的六科言官心中所想。
包括那钱龙锡在内,几乎无人与十王府中的三位闲散宗室有半点瓜葛,眼下东林这般群雄汹涌,所图的不过是重新在朝中夺回一席之地。
在天子的乾纲独断之下,如今的东林官员在朝中可谓是势单力薄,远不如昔日的众正盈朝。
值此情况下,东林党人自然而然便将注意打到了宗室的头上。
放眼整个大明朝,能够对紫禁城中的天子造成影响的除了挥斥方遒的朝臣之外,便是这些苗红根正的皇室宗亲。
眼下我大明的财政情况,诸位爱卿不是不知晓..
纵然毕卿家殚精竭虑,也是有些入不敷出,就连朕的内帑也是所剩不多,实在是有些无能为力呐。
倒不如暂且搁置些日子,皇叔那边,朕会亲自去说。
眼见得身前朝臣的情绪有些低落,案牍后的天子又是趁热打铁的说道,同时不忘向一袭红袍的户部尚书毕自严投去求助的眼神。
咳,阁老..只一个眼神,毕自严便明白了天子心中所想,不由得缓缓起身,在周遭袍泽的注视中,有些难为情的朝着李国普等人拱手说道:眼下户部实在是拿不出多余的钱饷..
听得此话,李国普不由得和身旁的孙承宗及刘鸿训对视了一眼,有些无奈的躬身行礼:臣遵旨。
他们三人作为执宰天下的阁臣,却是未能起到匡扶天子的作用,只怕瞬间便会被那些东林官员群起攻之。
想到这里,李国普等人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只怕钱龙锡等东林此次发难并不是针对案牍后的天子,而是冲着他们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