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374章 袁世振(下)

第374章 袁世振(下)(1 / 2)

 推荐阅读: 四合院:得知我结婚,众禽怒了! 神话降临,我创造了诸天神话 双星灵域1玄天录 进入异界开店后,我饲养了五个神明 火影:人在忍界,这个佐助很逆天! 寒门枭路 斗罗:师尊比比东,皇后千仞雪 监狱里的永罚龙 你攻我容(GL) 御兽:我有万能点数
最新网址:hbcjlp.com

就在袁世振心中忐忑不已的时候,案牍后的朱由检也在仔细打量着面前身材有些消瘦的中年人。

早在几个月前,户部尚书毕自严便曾向他进言,想要向他举荐一名叫做袁世振的文官,声称其在财政之道颇有心得,尤其擅长整饬各式各样的课税,昔年曾任两淮盐法道按察使,负责整饬盐税。

彼时的朱由检正将注意力放在千里之外的陕西大地,一门心思用来应付在历史上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故而对于毕自严的举荐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草草敷衍,应付了事。

也许是瞧出了天子并没有太大兴趣,担心自己此举恐有结党营私嫌疑的毕自严便将此事暂且揭过,而朱由检也是完全将其忘在脑后。

直至几天前,朱由检下定决心整顿南直隶之后,方才在司礼监秉笔王承恩无意间的提醒下,猛然想起了曾被毕自严举荐的两淮盐法道按察使。

为此,朱由检一边授意户部尚书毕自严,将袁世振召至京师,一边令王承恩搜集了些许关于袁世振的过往经历。

在朱由检看来,能够被毕自严冒着结党营私的风险亲自举荐之人,定然是有真才实干的能臣。

但当他仔细了解了袁世振的过往经历之后,才发现自己依旧小觑了这位于史书上声名不显的能臣。

袁世振,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早年间曾在地方为官,政绩颇佳,尤其在民间官声甚好。

但真正让袁世振发光发热,乃至于得到万历皇帝亲自嘉奖的,却是因为他在财政之道上的才干。

万历四十五年,袁世振由应天府治中升任为两淮盐法道按察使。

至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袁世振到任之后,立即着手对腐朽的盐政予以改革,并且提出废除朝廷沿用两百余年的开中法,实行纲引法。

在袁世振的一番筹措之下,朝廷积压多年的盐引得到了妥善处理,淮扬两地的盐商们也是从中获取了更大的利益,从而为朝廷上缴了更多的赋税。

从万历四十五年,袁世振就任两淮按察使,并且整饬盐税开始,前后四年不到的时间,仅淮扬两地,便是为朝廷上缴了超过四百万两的赋税,几乎相当于彼时大明半年的财政收入。

但是随着万历皇帝撒手人寰,在淮扬两地大刀阔斧改革的袁世振便是受到了清算。

彼时刚刚继位的泰昌皇帝有感于东林党在国本之争中出力甚多,故而大肆提拔东林官员,并且听信这些人的谗言,误以为袁世振纵容其子收受贿赂,故而将其论罪下狱。

此后,最为讽刺的一幕出现了,当淮扬两地的盐商们得知袁世振被论罪下狱之后,竟是集体代为缴纳赃款,为其免去了牢狱之灾。

在袁世振去职还乡之后,其推行的纲引法自是无疾而终,朝廷又施行起腐朽不堪的开中法,之前每年至少能为朝廷贡献几十万两的盐税也是消失不见。

至于这几十万两白银去了哪里,却是无人问津...

听闻爱卿整饬盐商,颇有心得..

不知过了多久,大明天子朱由检清冷的声音便是在暖阁中悠悠响起,令得心中忐忑不已的袁世振为之一惊。

草民惶恐..

虽然朱由检始终以爱卿相称,但曾对大明心灰意冷的袁世振却是说什么也不敢应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