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没有料到老太监竟敢如此与自己说话,鲁王朱寿鋐下意识的挺直了腰背,喉咙深处更是发出不知所谓的咕咕声。
这老狗好胆,竟敢将如此秘辛堂而皇之的讲出来,难道就不怕隔墙有耳吗?
若是往常时候,面对着明显便要发作的鲁王朱寿鋐,老太监早就跪地请罪,但今日却是不同以往,仍是梗着脖子与其对峙。
哎..
几个呼吸过后,鲁王朱寿鋐终是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气势也是随之散去,就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脸上满是落寞,有些无力的瘫软在宽大的座椅之上。
家门不幸呐!
老太监口中的泰兴王乃是他的异母弟朱寿镛。
虽然不是一母同胞,但因为自幼一同长大的缘故,二人之间的感情倒也算深厚。
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本是兄友弟恭的关系也渐渐出现了些许裂痕,泰兴王朱寿镛的行径也越来越放肆。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鲁王爵位闹得。
万历二十二年,他们的父王朱颐坦薨逝,鲁王的爵位交到了他们二人的兄长朱寿鏳手上。
只是好景不长,朱寿鏳自幼便是体弱多病,故而仅仅袭爵不到四年的时间,便是因病去世。
又因为其膝下无子的缘故,这鲁王的爵位便是按照兄终弟及的传承方式落到了自己头上,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时间。
但不知是不是因为自己福薄的缘故,自己的身体虽是康健,年轻时也曾纵情声色,但膝下一直没有子嗣。
时间长了,这鲁王府的局势便是渐渐诡谲起来,以泰兴王朱寿镛为首的一群宗室们开始蠢蠢欲动,想要等到自己百年之后,接任鲁王之位。
为此,朱寿镛开始主动与曲阜孔家联系,想要借助孔家人的力量,方便日后能够顺利袭爵。
天启年间,心急难耐的泰兴王朱寿镛甚至在别人的挑唆下,暗中与白莲教首徐鸿儒接触,并且默许其拥兵造反。
按照朱寿镛的想法,只要徐鸿儒能够在山东立稳脚跟,在打出鲁王府欺男霸女,横征暴敛逼人造反的旗号,朝廷便会废黜自己的王位,转而交到朱寿镛的身上。
只是朱寿镛千算万算也没有料到,声势浩荡的徐鸿儒仅仅坚持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便在朝廷的重兵围剿下兵败身亡。
事后,天启皇帝也曾派人审查鲁王府,结果发现传闻中的欺男霸女,横征暴敛只是徐鸿儒为了蛊惑其信众一同起兵而捏造的说辞。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受限于种种原因,鲁王朱寿鋐终是没有向朝廷告发自己的弟弟,而是替其遮掩起来。
这其中,朱寿鋐自己也存在着一定私心,他内心深知,因为自己膝下无子的缘故,不管自己愿意或不愿意,等到自己百年之后,这鲁王的位置早晚要落到自己弟弟的手中,并且就此传承下去。
因为担心自己百年之后无人祭祀的缘故,鲁王朱寿鋐对于弟弟泰兴王朱寿镛种种不法的行径终是选择了置之不理。
但近两年,原本洗心革面的朱寿镛竟然重新与那些死而不僵的白莲欲孽勾结起来,并且开始蓄养门客,其用意可谓是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