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的身份,莫说眼前这年轻人仅仅是名义上的靖江王继承人,就算其日后顺利承袭爵位,王承恩内心也不会有太多波动。
公公请问!
短暂的错愕之后,玉公子便是迫不及待的说道,声音中更是充斥着掩饰不住的急切。
他虽然没有受到过太好的教育,也没有念过几天书,但也清楚司礼监秉笔这五个字在大明朝的份量。
毫不夸张的说,面前这面色白皙的太监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自己日后的命运。
公子自称,乃是宪定王朱任晟的长孙?稍作思考之后,司礼监秉笔便是出声问道。
这几日,他倒是也下过一番功夫,对于广西靖江王府的王位更迭有了一定了解。
知晓这宪定王朱任晟乃是上任靖江王,不过并非是通过父死子继的方式承袭王位。
万历二十年,第十代靖江王朱履焘薨逝,年仅十八岁,膝下无子。
按照皇明祖训的规矩,郡王无子,当废除其封国,但靖江王作为大明最为特殊的一支郡王,乃是太祖朱元璋长兄朱兴隆的后代,朝廷自是不敢将这靖江王除爵。
经过一番磋商,经由万历皇帝允准之后,这靖江王的爵位便落到了朱履焘叔父,朱任晟的身上。
朱任晟拢共在位十八年,于万历三十八年薨逝,死后由其次子朱履佑袭爵皇位。
换句话说,倘若面前的玉公子所言为真,他与现任靖江王朱履佑便是叔侄关系,其父应当是朱履佑的长兄,朱履祥。
不敢隐瞒公公..闻声,玉公子便是深吸了一口气,一脸认真的拱手说道:此事在广西桂林人尽皆知。
嗯..
听得此话,司礼监秉笔轻轻颔首,他倒没有怀疑眼前这年轻人在撒谎,毕竟此事根本无从隐瞒,稍作调查便能水落石出。
但奴婢还有一事不明,还请玉公子为奴婢解惑..
虽然心中已是基本确认了眼前这年轻人的身份,但司礼监秉笔仍是忍不住出声问道。
按照时间推算,上任靖江王朱任晟亡故之前,面前这玉公子应当早已成年了才是。
公公是想问,为何祖父不肯将王位承袭给我吧?
未等王承恩将话说完,玉公子便像是拥有读心术一般,抢先一步说道。
正是。
虽然被人撞破了心思略有尴尬,但王承恩也没有丝毫的迟疑,干脆利落的点了点头。
他只有脑清这一切的来龙去脉之后,才好向天子交差。
公公应当知晓,我祖父的王位乃是朝廷开恩,以叔叔的身份,破例袭爵的吧?
稍作思考之后,玉公子便是唇齿轻启,道出了一桩陈年旧事。
奴婢有所耳闻..轻轻颔首,司礼监秉笔也是下意识的眯起了眼睛,他好像猜到了这一切乱象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