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司令,来的是云州牧史弘范麾下第一猛将张文炳。”辛祝同赶紧汇报自己刚刚从审讯室那边得到的情报。
也不等李睿继续发问,辛祝同就把自己所知道的一股脑都说了出来:
“我们从宁州边境刚刚进入云州不久,就被州牧府的探子给盯上了。当时我们正要去边境上的第六军军部,也就没有掩藏行踪,所以就暴露了。
当时,州牧府以为我们是土匪,就派张文炳率军追击。意图就是找到合适的时机歼灭我们。
由于我们不断的去各级部队的驻地视察,让这张文炳经常跟丢,所以他一路上也没有找到机会对我们进行歼灭的机会。
在我们进入这流云郡后,他们才又跟上了我们,眼看过了这流云郡以后,就要进入幽州地界,他要是再不动手就没有机会了,这才不得已率众攻击防守严密的山寨。”
辛祝同说完后,李睿摸了摸下巴上已经长出来一些的胡须,颇有感慨地说:
“这也说明这张文炳对自己和属下战斗力的自信,不过他们确实也打得不错,也就三千人,硬是让金地磨了三天才拿下。是个带兵的好手。他降了吗?”
“总司令神机妙算,这张文炳真降了。”
辛祝同摸了摸后脑,似乎颇有点不理解地继续说:
“按理说,这张文炳是州牧史弘范麾下第一猛将,待遇也很好,怎么我们把他的部队打垮后,他就立即降了呢?这不合理,但看着张文炳的态度和所交代出来的东西,又不像是诈降。”
看着眼前年轻参谋的憨态,李睿也不由得笑了一下,这其实不怪辛祝同不理解,明军的情报收集工作毕竟才起步不到五年,主要是针对军队布防等情报来重点安排人手。
而对垣国各级将领的个人资料却掌握得不多。
但是大景朝廷不一样,虽然并不一定要打仗,但是对情报收集这一块却丝毫没有拉下。
因此,大景锦衣卫的密档室里面几乎堆满了,记载了垣国和大奉帝国所有将领和官员的档案。
由于大景并不想主动挑起战争,所以这些资料基本就是用不到,只会堆在密档室内吃灰。
这件事情被云苏烟侦知以后,立即就优先把幽云二州的文武官员的密档给抄录了一份,交给了李睿。至于后续其他州官员的密档,云苏烟自然也是会继续抄录的。
所以,别的州还不好说,就这幽云二州垣国文官武将的资料,李睿还是真下过功夫了解过。
因此,李睿对这张文炳会投降是一点都不惊奇。
为了给眼前的小参谋解惑,李睿破例透露了点实情:
“张文炳此人至孝,他的母亲是大景人,本来他就对大景老百姓有感情,而他和云州牧之间只是合作的关系,并不是效忠的对象。
一旦到了部队打光,山穷水尽的时候,他是必然会要留着性命孝顺他老娘的。特别是投降给大景人,他是毫无心理障碍的,相信他老娘也不会责怪他。”
李睿这一席话听得辛祝同如同顿悟一般,眼睛睁得老大,半晌后才回过神:
“总司令英明,这情报部也是真厉害,这些情报都能收集到。”
不知道云苏烟存在的辛祝同,自然把这功劳归功于暗组出身的情报部。
听到辛祝同这么说,李睿自然是不好多做解释的,只能笑笑,然后对辛祝同下令说:
“你去要这张文炳戴罪立功,和你们参谋部合计一下,好好拿一个计划出来,看能不能用最小的代价把这云州牧的位置给拿下?
若是不好换人,收降史弘范也是可以的。”
“是,属下遵命。”辛祝同立即双眼发亮,若是能收复云州,他立即就可以在明军内部扬名,以后前途无量。
若是明军有以后,那辛祝同必然可以名留青史。
其实,辛祝同不知道,他们这些参谋部的参谋以后注定是要名留青史的。
不过出于习惯的谨慎,辛祝同还是多问了一句:
“总司令,要不要见见这张文炳?”
“不用,他要是能完成任务,把云州送到我的手上,到时候我再好好的表彰他。现在么?他一个刚刚和我们战斗过的降将,还没有资格。”
李睿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十五岁的少年,五年多的艰辛创业,已经让他成熟了许多,也完全融入了这个时代,也就对这个时代的人性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