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帅哥、美女,尽管挑,一本5000元。”老板走过来,露出“和善”的笑容,自认为很亲民。
一本5000元说贵也行,说不贵也行。
因为这些奏折都是真的。
沈世杰他们怀疑,摊主根本不知道这是真的奏折,否则不可能只要5000元。
要知道,这些摆摊佬,假的都敢漫天要价,更别说是真的。给他们真货,他们敢开口要多少万,单位绝对是万,而不是千。
事实上,摊主还真不知道这批货是真的。
他也是今天才拿到,然后就摆出来了。而且,他摆出来的时间还很短,估计也就是十来分钟的样子。
否则,这古玩市场肯定不止楚健他们几个识货的,人家早就掏走了。
“老板,便宜点,我们帮你包了。”
还是王妈妈砍价。
既然楚健说是真的,那全买下来也不过分吧?只要价格不是很贵,这东西怎么也有收藏价值,不至于一点都不值钱吧?
哪怕是“安折”,肯定也会有人乐意收藏。
退一万步讲,暂时找不到买家,自己收藏一些年也可以。
至少,连王妈妈都觉得不会亏。
摊主一听,顿时眼睛亮起来,搓了搓手,发现自己搓手好像不太好,赶紧把手收起来,插进裤兜里。
他满脸微笑:“全包了?那可以呀!给你们一个优惠价,一本4000元。”
王妈妈:“老板,那你就没诚意了,我给个价,一本200元。”
“妹妹!你这砍价也太厉害了,都砍到大动脉了。我再给你优惠1000元,真的最低了。你看,这些奏折,保存得多好呀!
跟你说,奏折这种宝贝,一般人是接触不到。我这运气好,刚好有渠道,人家是首都……”摊主开始吹牛。
反正又不用交税,吹一下怎么啦?
至于信不信,那是你们的事,我反正就是这么说。
只有楚健、沈世杰等人清楚,奏折确实不是一般人能接触到的,以前有专门的机构管理这些“文物”。
奏折的总数今已不可考,但近代流失严重。
就拿清代的奏折来说,清代奏折分存内阁大库和存方略馆库的军机档。
军机档霉烂损失,古物南运,流走台岛,现存大部分在故宫博物院,属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奏折在明清之前一直都藏在深宫之中,即使建国后,也比较少奏折流出民间。
因此,其收藏价值比较高,但普通人又比较难得到,所以在收藏市场这奏折类的藏品交易比较少,因为总量不多,很多藏家都只是拥有少数,然后自己珍藏,不舍得卖。
现如今,民间奏折收藏主要来源于1922年北洋曹琨贿选以废纸名义,出卖存放于故宫午门外朝房内的明永乐至万历年间的档案。
在这不久以后,再次出售明崇祯以后包括清顺治到宣统年间的一些档案,据当时记有载约8000麻袋。
至于这位摊主,是怎么机缘巧合下,弄到一批清代的奏折,那就不得而知了。
但不管怎么样,既然遇到,肯定是要拿下的。
王妈妈还在努力砍价。
最后,摊主同意以500元一本的价格卖掉。
摊主自己也挺开心的。
毕竟人家是全包,摆了那么多年的摊子,第一次遇到这么豪爽的顾客。所以,哪怕砍价的时候,碰到极为难缠的王妈妈,他还是耐下心来,一点点跟王妈妈掰扯。
如果是平时,他砍价一分钟,还不成的话,早就让人走了。
这生意不做也罢。